著作权中思想/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的适用探究——以影视作品为实证对象
发布时间:2022-11-06 12:10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最早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数百年的审判实践中,经常性地被引用和遵守。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影视作品中的抄袭、剽窃现象频发,尤其这两年"扒剧风"尤甚。但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并未规定该原则,导致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类案件的审理缺少体系化的标准,并出现了审判中对于思想与表达的分界点划分模糊等一系列问题。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的合理性分析
2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的司法实践现状
2.1 英美法系的测试技术
2.2 大陆法系的测试技术
3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途径的探究
3.1 立法方面
3.1.1 将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融入《著作权法》
3.1.2 引入情景理论
3.2 司法实践方面
3.2.1 分析解构测试法
3.2.2 整体概念与感觉测试法
3.2.3 利益平衡与区分方法的恰当适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及其适用[J]. 王凤娟,刘振. 知识产权. 2017(01)
[2]剽窃之嫌——周本《金批西厢记》古籍标点本纠纷庭审纪实[J]. 朱妙春.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08)
[3]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以法律修辞学为视角的考察[J]. 熊文聪. 现代法学. 2012(06)
[4]著作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以历史剧本类文字作品为视角[J]. 许波. 知识产权. 2012(02)
[5]论版权法中的功能原则:以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为视角[J]. 刘银良. 电子知识产权. 2010(12)
[6]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及其实证分析[J]. 冯晓青. 法学论坛. 2009(02)
[7]为什么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J]. 李雨峰. 电子知识产权. 2007(05)
[8]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法律与经济学分析[J]. 冯晓青.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70347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的合理性分析
2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的司法实践现状
2.1 英美法系的测试技术
2.2 大陆法系的测试技术
3 二分法原则对影视作品适用途径的探究
3.1 立法方面
3.1.1 将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融入《著作权法》
3.1.2 引入情景理论
3.2 司法实践方面
3.2.1 分析解构测试法
3.2.2 整体概念与感觉测试法
3.2.3 利益平衡与区分方法的恰当适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及其适用[J]. 王凤娟,刘振. 知识产权. 2017(01)
[2]剽窃之嫌——周本《金批西厢记》古籍标点本纠纷庭审纪实[J]. 朱妙春.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08)
[3]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以法律修辞学为视角的考察[J]. 熊文聪. 现代法学. 2012(06)
[4]著作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以历史剧本类文字作品为视角[J]. 许波. 知识产权. 2012(02)
[5]论版权法中的功能原则:以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为视角[J]. 刘银良. 电子知识产权. 2010(12)
[6]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及其实证分析[J]. 冯晓青. 法学论坛. 2009(02)
[7]为什么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J]. 李雨峰. 电子知识产权. 2007(05)
[8]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法律与经济学分析[J]. 冯晓青.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703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0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