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之比较
本文选题:产品责任 + 产品缺陷 ; 参考:《延边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日益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使,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市场,极大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产品质量责任而提起的诉讼也接踵而至。本文以民商法基本理论为依据,运用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对中韩两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分析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借鉴了韩国有关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先进之处,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若干建议。 全文共分五章。其中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一般理论,即产品质量责任的定义、法律特征、构成要件以及归责原则等四个方面内容。首先,对产品责任和产品质量责任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明确了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联系与区别。其次,对产品质量责任的法律特征、构成要件进行了论述。最后,重点论述了产品质量责任的归责原则。这样,为在下文中对中韩两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进行比较打下了理论基础。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的转变集中体现了法律的功能由道义性的惩罚向功利性补偿的转变,实现了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法律选择。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独立的产品质量责任法,有关产品质量责任的规定主要在《产品质量法》中体现。我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还不成熟,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本章主要考察了中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品的定义、范围、缺陷,产品质量责任的损害赔偿与免责事由,以及产品质量责任的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等内容。 第三章我们考察了韩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韩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主要规定在《制造物责任法》中。本章中分别从制造物责任法的形成与发展,产品的定义、范围、缺陷,产品质量责任的损害赔偿与免责事由,,以及产品质量责任的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等内容。 第四章对中韩两国有关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借鉴韩国有关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先进理论的理念内容,从产品的范围与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产品质量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与抗辩事由,产品质量责任的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健全和对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使我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顺应国际产品质量责任制度发展趋势。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increasingly rich and diverse material products have greatly satisfied the material needs of the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interests,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also flooding the market. Great harm to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and litigation follow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this paper applies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general and individual Marxist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draws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parts of the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Korea.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t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legal characteristics,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and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Firstly, the concepts of product liability and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product liability and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are clarified. Secondly, the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is discussed emphatically. In this way,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mparison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embod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law from moral punishment to utilitarian compensation and realizes the legal choice from formal justice to substantive justice.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At present,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law in our country. China's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not matur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and unity. This chapter mainly examin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in China, the definition, scope, defects, damages and exonerations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 and exclusion period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The third chapter examines the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in Korea. South Korea's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is mainly stipula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liability Act. In this chapte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 liability law, product definition, scope, defects,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damages and exonerations,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 period and exclusion period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s the content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by referring to the concept content of Korea's advanced theory on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from the product scope and product defect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The scope and defense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the limit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and the period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are proposed to perfect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product quality liability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make the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our country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光辉;;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3期
2 郝青;;中国产品责任法的改进意见[J];中外企业家;2010年06期
3 季连帅;;中美应对产品缺陷之法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4 屈庆昌;;浅议产品责任之产品缺陷[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5年S3期
5 丘秋芳;;借鉴美国产品责任法完善我国相关立法[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6 王慧;;论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缺陷认定——兼论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借鉴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3期
7 郑海英;;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郑海英;;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9 王译敏;;中美产品责任法中缺陷认定理论的比较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欲晓;;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毅;周晓钰;;以“果冻杀童案”为例解析产品缺陷的认定[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2 侯国跃;;产品及产品缺陷的法律意义[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3 林秀丽;陈宝智;张静;;产品安全问题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平;;论产品“缺陷”的证明[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5 沈晖;;建筑产品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抗辩事由[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杨克泉;吉昱华;;企业品牌建设与责任保险[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华;;退火工艺对纯平玻屏炸裂的影响[A];电子玻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耀民;张卫革;郑来顺;曹秦梅;宋阳;吕树庆;任晓宇;于金柱;;板卷涂镀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及创新[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刘高鹏;张根保;任显林;;面向制造的防错设计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悦;李兆欣;;试论手机内嵌黄色网站链接之产品质量责任[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培育 张达军;地板出飞虫属产品缺陷[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农机产品缺陷伤人如何维权索赔[N];江苏科技报;2006年
3 邱庆明 张松;产品缺陷认定的消费者期待标准论述[N];经理日报;2006年
4 姚剑;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之辨[N];经理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竞 郭宏鹏;油漆变黄是否“产品缺陷”[N];法制日报;2006年
6 姚剑 何寿青;产品缺陷认定的消费者期待标准[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蓝朝晖;紧凑型车产品缺陷超出预期[N];北京商报;2007年
8 陈爱和;产品缺陷和产品瑕疵,有何不同?[N];检察日报;2001年
9 商报记者 钱瑜;东南汽车疑似隐瞒产品缺陷[N];北京商报;2010年
10 张剑;产品缺陷致害责任的归责原则[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军;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
2 董春华;中美产品缺陷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林秀丽;产品安全理念与事故责任预防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郭可汾;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龚毅光;汽车产品审核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周伟民;技术标准与相应法律政策协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于培明;药品安全性问题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8 张峻;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孙苓苓;以风险为基础的上市后药品抽验模式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10 吴晓露;多重均衡的刀刃解:产品责任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先顺;产品缺陷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娟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晔;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麻琳琳;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冉艳梅;产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徐睿;中美产品责任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南军;我国产品责任立法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杜晨光;中外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沈李洁;产品责任与产品缺陷[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王继新;中外产品责任法若干问题之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39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83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