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部门法的思路修改《保险法》
本文选题:保险法 + 部门法 ; 参考:《保险研究》2002年03期
【摘要】:我国《保险法》的修改只有以部门法的思路为指导思想 ,才能把握好度。由于保险是以保障和诚实信用为首要原则的 ,他的法律原则不同于民法、经济法、商法 ,分清楚这个界限 ,对于修改我国《保险法》有很大的益处 ,这样才能正确订立保险合同 ,解决保险纠纷 ,搞好行业监管 ,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revision of the Insurance Law of our country can be grasped only with the thought of department law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Since insuranc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nd good faith, his legal principl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ivil law, economic law, commercial law, and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which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amendment of our country's Insurance Law. In this way, insurance contract can be concluded correctly, insurance disputes can be solved, industry supervision should be done well,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can be promoted.
【作者单位】: 中国保监会济南办公室 中国保监会济南办公室
【分类号】:D922.284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君;公众责任保险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李琴;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若干法律问题[D];厦门大学;2001年
3 陈练;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与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张婕;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炯;王元庆;;分析修订后的保险法对指导保险合同签订的实质意义[J];商业经济;2010年09期
2 章政;;我国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之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
3 许浩;;完善合同成《保险法》修改重点 类似广州“信诚案”、北京“康宁案”有望不再有争议[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0期
4 程盈;;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5 孟义;试论保险合同中如实告知义务[J];山东审判;2005年03期
6 ;畏罪人自杀还能获赔款吗?[J];中国保险;2005年11期
7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王平生,赵东生;要用部门法的思路修改《保险法》[J];保险研究;2002年03期
9 郭玉涛;;话说保险合同“二年不可抗辩”——详解新《保险法》之三[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09年06期
10 詹洪波;;对保险合同成立若干问题的讨论——从新保险法谈起[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f ;;我国保险法中保险人的义务[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杨宝华;;对新《保险法》下保险合同成立、生效与保险责任期间有关问题的探讨——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玉梅;;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陈玉梅;;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赵正堂;朱骅;李园;;中美保险法告知义务之比较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6 李秀芬;;论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苏兆勇;;反思保险合同的解释规则[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朱学胜;;新修订保险法对人寿保险运营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韩丽萍;;法经济学在保险中的应用——道德风险对保险的制度要求[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练姿秀;;《保险法》对保险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兼论《保险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此的完善[A];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仁强;一波三折话免责[N];解放军报;2011年
2 记者 辛红;保险法将从五方面进行修改[N];法制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萍;保监会详解新《保险法》要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齐修;保险法实施中的三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记者 仝春建;修改《保险法》必须坚持两项原则[N];中国保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 恳;保险法司法解释争辩始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保险法修订草案着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N];中国保险报;2008年
8 中国消费者报 贾君;消保人士建议缩短理赔期限[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梁鹏;《保险法》第13条修改不符合世界潮流[N];中国保险报;2008年
10 李庆利;保险法诚信原则的理解和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彦;论保险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于海纯;保险人缔约说明义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尹中安;保险受益人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功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高定中;保险合同最大善意性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马楠;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徐凯桥;保险法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真;保险告知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晓茜;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佟颖;论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主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马海霞;保险人法定解除权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常兴华;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童朗;论英国保险法中投保人告知义务上的“重要事实”[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崔鸿伟;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卫国;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刘宁;论责任保险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冯文;我国《保险法》面临的障碍、成因及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92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92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