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总则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及其体系
本文选题:民法典体系 + 债权总则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7期
【摘要】:我国正在加快制定民法典,在未来我国的民法典中,债权总则部分应当独立成编。债权总则的独立成编,有利于实现民法典的体系性与完整性,协调债权总则与合同法的关系,促进民法规则和商法规则的融合以及保持债法体系的开放性。我国民法典中的债权总则在制度构建上应当对传统大陆法系债法总则进行创新,即缩小传统债权总则的内容以保持现有的合同法体系的完整性,并将侵权责任法从债法中独立出来。此外,债权总则还应注意与合同法总则在内容上的协调。
[Abstract]:In our country ' s civil code , our country is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code , in the future our country ' s civil code , the total part of creditor ' s rights should be made up independently . The general rule of creditor ' s rights is to realize the system and integrity of civil code , to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contract law ,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 law rules and commercial law rules and to maintain the openness of debt law system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全;;债法总则的功能与体系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薛军;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麻昌华,覃有土;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J];法学;2004年02期
4 高勇;万敏;;关于债法体系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5 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柳经纬;;关于如何看待债法总则对各具体债适用的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魏振瀛;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J];中外法学;1995年03期
8 柳经纬;;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薛军;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覃有土,麻昌华;我国民法典中债法总则的存废[J];法学;2003年05期
3 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4 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邓小平文选》学习提要[J];求实;1983年08期
6 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J];中国法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魁;坚持按合同法办事[J];老区建设;1988年07期
2 苏惠祥 ,车丕照;合同法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论制订基本合同法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3 林安玉;研究和探讨合同法理论的新成果──《合同法研究》评介[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08期
4 张锡鹏;《合同法教程》学习辅导[J];领导之友;2005年03期
5 王胜明;关于合同法的立法背景指导思想及其适用范围[J];科技与法律;1999年01期
6 韩世远;分久必合:合同法三法归一[J];时事报告;1999年04期
7 ;为什么要制定统一的合同法[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11期
8 肖扬;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合同法培训班上的讲话[J];人民司法;1999年05期
9 张广春;合同法的基本原则[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05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介[J];中国审计;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段东梅;;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的建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索立军;张思锐;;论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小咪;;浅议《合同法》第286条的立法缺陷及《解释》弥补之不足[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小咪;;浅议《合同法》第286条的立法缺陷及《解释》弥补之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厉明;严杰;;新法律构架下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地位探讨[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蓝云;劳动合同法专项检查启动[N];福建日报;2008年
2 刘勇;《劳动合同法》犹如一颗“定心丸”[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安徽省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 王可侠;《劳动合同法》超前了吗?[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崔立勇;金融危机下《劳动合同法》该不该“打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通讯员 张瑾;不是《劳动合同法》压垮了中小企[N];联合时报;2008年
6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劳动合同法》若“暂缓执行”就是改革的倒退[N];东方早报;2009年
7 武洁;岂能靠劳动合同法“打折”来“救市”[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张栋;《劳动合同法》考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N];中国黄金报;2008年
9 ;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10 周东飞;劳动合同法是应对危机的长效药[N];潮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侯国跃;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长青;合同法上的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法律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曹兴权;保险缔约信息义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光;论合同民事欺诈几个方面的问题[D];苏州大学;2002年
2 张鸣飞;由“买者自慎”原则的发展谈美国合同法中的缔约前披露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刘克;合同法在电子采办平台运行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赵卫平;合同法第68条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王钢;《合同法》对定期租船合同的适用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路晓霞;混合法传统下的南非合同法[D];湘潭大学;2004年
7 朱军;论不安抗辩权[D];湘潭大学;2005年
8 刘方辉;论合同法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影响[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鲍轶欣;合同法上不可抗力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胡小顺;我国合同法中显失公平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4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1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