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论英美法上的LIEN

发布时间:2018-09-07 07:00
【摘要】: lien这一词在英美财产法原文当中经常出现,我国学者大多数将它翻译成“留置权”,笔者认为此种翻译值得商榷。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英美法中lien这一词的含义以及其背后代表的制度,文章沿着铺陈、展开、分析的路径来进行研究。 前言及第一章作为文章的开头起铺陈作用。首先对英美法lien制度作简要概述,并对英美法的相关制度以及大陆法人在理解英美法时容易陷入的误区加以说明,为后面的论述打下基础。在这一部分,列举我国学者目前对lien的理解,指出存在的误区。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提出lien在大陆法系对应的概念——担保。 第二章是对lien制度的展开。详细介绍lien制度的分类,力求对lien的分类进行体系化的梳理。lien在英美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衡平法上的lien和法律上的lien。与衡平相对应的是法律,过去我们经常把衡平法当作是与普通法相对应的概念,在正文部分会澄清这一误区。法律上的lien又可以分为意定lien和法定lien,而法定lien又可以分为common law lien、statutory lien、judicial lien等等。 第三章进入对lien制度的深入分析。虽然笔者认为将lien翻译为担保更为适宜,但lien制度代表的并不是英美法担保制度的全貌。由于英美法是以判例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使已经颁布了诸多成文法,也并不能弥补英美法缺乏体系性的缺陷,英美担保制度也是如此。所以文章在此处试图以大陆法的视角对英美法担保制度进行梳理,不求展现英美担保制度的全貌,只求从大陆法的角度为lien在英美担保制度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并借此对两大法系的担保进行对比。 第四章探讨lien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首先对大陆法担保及英美法lien进行小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两大法系的立法思想,最后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英美法中,只要某一制度或程序具有相同的功能,人们就会使用相同的术语来表述它们,这一点在对lien这一词的使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些时候虽然使用的术语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显得有些混乱,但这是由于英美法缺乏体系、逻辑不甚严密造成的,并不妨碍它们适用相同的规则,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的体现。大陆法是典型的概念法,人们对法律制度的理解一切都在概念之上,就连教授给初涉法律的学生授课时也是从讲授概念开始。由于受到概念体系的束缚,大陆法学人近年来正面临着许多理论困境,难以自圆其说,这在民商法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更应该敢于突破形式的樊篱,在保持原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大胆借鉴英美法的立法思想,为中国的民法体系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本文采用了比较法学研究方法、历史法学研究方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推翻法学界对lien为“留置权”的理解,提出lien应为“担保”这一属概念;史无前例地对lien的分类进行了体系性的梳理;对两大法系的立法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Abstract]:The word lien often appears in the original English and American Property Law. Most Chinese scholars have translated it into "lien", which is worth discussing.
The preface and the first chapter serve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First of all, it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lien system of Anglo-American law, and explains the relevant systems of Anglo-American law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that the continental legal persons are apt to fall into when they understand Anglo-American law,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In this part, it enumera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lien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points out its existence. In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the concept of lien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lien system. It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en system in detail and tries to systematiz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en system. lie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 Anglo-American law: the equitable lien and the legal lien. Legal lien can be divided into deliberate lien and statutory lien, while statutory lien can be divided into common law lien, statutory lien, judicial lien and so on.
Chapter Three i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ien system. Although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ranslate lien into guaranty, the lien system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anorama of the Anglo-American guaranty system. Therefore, the article tries to sort out the Anglo-American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ental law, not to show the panorama of Anglo-American security system, only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lien in Anglo-American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ental law, and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legal system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f lien system to our country.First, it summarizes the civil law guarantee and the common law lien, and on this basi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legislative ideas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In Anglo-American law, as long as a certain system or procedure has the same function, people will use the same terminology. Sometimes, though the terminology used is inconsistent or even confusing, it is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 and logic in Anglo-American law, which does not prevent them from applying the same rules. This is typical pragmatism, functionalism. Continental law is a typical conceptual law.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system is all based on concepts. Even the professor begins to teach concepts to the students who are new to law. Because of the constraints of the conceptual system, the continental jurists are facing many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difficult to justify themselves in the field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It is in this case that we should dare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form, boldly draw lessons from the legislative ideas of Anglo-American law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legal theory system, and inject fresh blood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ivil law system.
This paper adopts comparative law research method and historical jurisprudence research method.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overthrow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lien as "lien" in the legal circles,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that Lien should be "security";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en unprecedentedly;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the legislative ideas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秋平;在帐债上设定担保权益的法律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09期

2 张源;;美国担保权益的类型[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史建源;“罗马尔帕铝公司案”判决及其演变[J];对外经贸实务;1999年03期

4 高燕红;;谈英国判例法对浮动担保与固定担保的识别[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5 埃佛瑞特·沃勒斯;;应收账款融资的担保权益登记[J];银行家;2007年05期

6 刘郁武;;所有权保留研究[J];法学家;1998年02期

7 张睿;试论美国担保权益的类型[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谢守分;所有权保留之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张瑞萍;论我国对担保交易制度的采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10 RONALD.C.C.CUMINGQ.C.;王恒福;马明宇;赖金昌;;加拿大及美国的知识产权担保法发展概述[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于凤瑞;;论动产浮动抵押所担保的债权在破产程序中的实现——《物权法》的创新与《破产法》的挑战[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宿营;;论国际商业贷款违约救济中的责任财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3 周艳;;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权利冲突[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方志刚;;境外项目融资合同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董娇娇;;论公司重整制度中担保债权人的权利限制与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杰;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研究制定《担保权益立法指南》[N];国际商报;2003年

2 尔东;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车市[N];中国商报;2003年

3 张雪;巧设价款担保 从容面对风险[N];国际商报;2007年

4 李涛;资产证券化品种扩容提上日程[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雨珊;央行课题组建言物权法修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刘丽靓;新破产法为证券市场 打下制度规范信用的基石[N];证券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丽靓;新破产法为证券市场打下制度规范信用的基石[N];证券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剑锋 夏峰;首个租赁资产证券化项目获批[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肖马/编译;硅谷“薪情”依然很不错[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学立;美国动产担保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毛和文;论英美法系的不动产按揭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董京波;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成君;论英美法上的LIEN[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闻贤;美国赊款担保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谢云霞;所有权保留条款在跨国破产中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姝;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艾雪雯;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担保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章靖;浮动担保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许磊;莲心碱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8 崔一新;场外金融衍生交易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9 陈f ;场外金融期权信用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程颖;信用证下进口押汇业务法律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7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227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