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20:0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这就进一步强调赋予农民更加有充分保障的承包经营权。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背景,总结国内外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然后以土地产权理论、物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及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指导,描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各地土地流转实践的典型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其可行做法及不足,并借鉴国外农地制度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并运用Logistic模型对湖南农村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进行建模分析,提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路径,采取健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促进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观念培养,创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环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措施完善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农民的利益保障,综合运用法律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民失业保障制度,采取诸如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发展中小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制度等可行办法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产权制度 流转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导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12-13
- 1.3 研究内容、框架的和方法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研究框架15-16
- 1.4 主要相关概念界定16-18
- 1.4.1 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16-17
- 1.4.2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基本内容17-18
-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18-22
- 2.1 土地产权理论18-19
- 2.2 物权理论19
- 2.3 制度变迁理论19-20
- 2.4 农业现代化理论20-21
- 2.5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1-22
- 第3章 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模式分析22-41
- 3.1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比较分析及启示22-27
- 3.1.1 英国农村土地流转特点22-23
- 3.1.2 美国农村士地流转特点23-25
- 3.1.3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特点25-26
- 3.1.4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26-27
- 3.2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模式分析27-33
- 3.2.1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27
- 3.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27-29
- 3.2.3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29-33
-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33-35
- 3.3.1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33-34
- 3.3.2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金融支持34
- 3.3.3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34
- 3.3.4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34-35
- 3.3.5 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不长,生产经营不确定性较大35
- 3.3.6 农村土地流转思想观念不强35
- 3.4 各地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性探索35-41
- 3.4.1 土地互换模式35-36
- 3.4.2 土地出租36-37
- 3.4.3 土地股份合作37-38
- 3.4.4 土地入股38
- 3.4.5 土地转包38-39
- 3.4.6 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39-41
- 第4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新设想41-52
- 4.1 湖南地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41-44
- 4.2 土地流转中农民需求分析44-49
- 4.2.1 数据来源44
- 4.2.2 调查概述44-45
- 4.2.3 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流转农村土地意愿的因素45-48
- 4.2.4 结论与政策启示48-49
- 4.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三个新设想49-52
- 4.3.1 农户持股公司模式49-50
- 4.3.2 土地租赁公司模式50
- 4.3.3 土地互换联合模式50-52
- 第5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路径52-64
- 5.1 健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52-53
- 5.1.1 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52
- 5.1.2 完善现行法律条款与体系52-53
- 5.2 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观念培养53-54
- 5.2.1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53-54
- 5.2.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54
- 5.2.3 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54
- 5.3 创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环境54-55
- 5.3.1 转变政府职能54-55
- 5.3.2 加强信息管理55
- 5.4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机制55-58
- 5.4.1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主体55-56
- 5.4.2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56-57
- 5.4.3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57-58
- 5.5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金融支持58-59
- 5.5.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58
- 5.5.2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金融体系保障58-59
- 5.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利益保障措施59-64
- 5.6.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法律保障措施59-60
- 5.6.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社会保障措施60-61
- 5.6.3 其他农民利益保障措施61-64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6.1 本文主要结论64
- 6.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3
- 附录 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意愿调查表73-75
- 致谢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学鹏;政府主导型的农地大规模流转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26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