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0:05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农村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是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因素。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日渐显露,原因主要是:土地产权界定不清、土地分配方式不合理、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民退出机制不健全、农村组织化程度低等。而要建立科学合理、稳定长久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市场,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进行新的土地制度变革。本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在认真学习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实施现状,对农村土地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然后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举措,其中的重点是要规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民的退出...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1949 年后我国农民土地观的演变
1.1 “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运动
1.1.1 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1.1.2 土地改革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2 “平均地权”: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
1.2.1 农业合作化时期
1.2.2 人民公社化运动
1.2.3 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3 “两权分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分析
2.1 土地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1 短期行为严重
2.1.2 土地资源零碎化
2.1.3 土地流转困难
2.1.4 土地弃耕、闲置现象严重
2.1.5 农村基层组织寻租现象严重
2.2 土地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土地产权界定不清
2.2.2 土地分配方式不合理
2.2.3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2.2.4 农民“退出”机制不健全
2.2.5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2.3 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
2.3.1 “两田制”的分析
2.3.2 规模经营的分析
2.3.3 “‘四荒’使用权拍卖”的分析
2.3.4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土地制度完善的原则
3.1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原则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3.3 “大稳定、小调整”原则
3.4 立足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原则
3.5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3.6 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性原则
3.7 农民正当权益的保障及其法制化原则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土地制度完善的对策
4.1 现行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流对策
4.1.1 国家所有,农民永佃
4.1.2 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农民私有
4.1.3 土地股份合作制
4.1.4 土地私有制
4.1.5 村民组所有
4.2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条件
4.2.1 对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小范围改革
4.2.2 规范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的法律机制
4.2.3 建立和实施与土地相联系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4.2.4 政治现代化与法制建设是必要条件
4.3 规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3.1 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
4.3.2 确保农民完整的土地经营权
4.3.3 建立农村土地永久使用权制度
4.3.4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产权
4.4 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
4.4.1 确立农民决策主体地位
4.4.2 规范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4.5 完善农民的“退出机制”
4.5.1 土地产权价值化
4.5.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5.3 完善农村劳动力输出体系
4.6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4.6.1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
4.6.2 严格基本农田审批制度
4.6.3 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
4.7 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4.8 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4.8.1 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4.8.2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4.8.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股份合作制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征用制度 多方利益的博弈与抉择[J]. 邓大才. 中国国情国力. 2004(03)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 高勇. 经济学家. 2004(01)
[3]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 张寿正.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2)
[4]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对被征地农民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与就业情况的考察[J]. 陈晨,陆铭,周国良,阮杨,罗仁勇. 经济体制改革. 2004(01)
[5]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J]. 李学军,朱宏. 理论学刊. 2003(06)
[6]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J]. 周天勇. 管理世界. 2003(10)
[7]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赵红菊,高雄,杜跃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8]农地征用中的公正补偿[J]. 周诚. 江苏农村经济. 2003(11)
[9]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 韩长赋.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11)
[10]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J]. 侯满平,郝晋珉,刘平辉,郭文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5)
本文编号:3140347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1949 年后我国农民土地观的演变
1.1 “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运动
1.1.1 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1.1.2 土地改革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2 “平均地权”: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
1.2.1 农业合作化时期
1.2.2 人民公社化运动
1.2.3 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3 “两权分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农民的土地观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分析
2.1 土地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1 短期行为严重
2.1.2 土地资源零碎化
2.1.3 土地流转困难
2.1.4 土地弃耕、闲置现象严重
2.1.5 农村基层组织寻租现象严重
2.2 土地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土地产权界定不清
2.2.2 土地分配方式不合理
2.2.3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2.2.4 农民“退出”机制不健全
2.2.5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2.3 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
2.3.1 “两田制”的分析
2.3.2 规模经营的分析
2.3.3 “‘四荒’使用权拍卖”的分析
2.3.4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土地制度完善的原则
3.1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原则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3.3 “大稳定、小调整”原则
3.4 立足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原则
3.5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3.6 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性原则
3.7 农民正当权益的保障及其法制化原则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土地制度完善的对策
4.1 现行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流对策
4.1.1 国家所有,农民永佃
4.1.2 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农民私有
4.1.3 土地股份合作制
4.1.4 土地私有制
4.1.5 村民组所有
4.2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条件
4.2.1 对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小范围改革
4.2.2 规范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的法律机制
4.2.3 建立和实施与土地相联系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4.2.4 政治现代化与法制建设是必要条件
4.3 规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3.1 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
4.3.2 确保农民完整的土地经营权
4.3.3 建立农村土地永久使用权制度
4.3.4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产权
4.4 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
4.4.1 确立农民决策主体地位
4.4.2 规范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4.5 完善农民的“退出机制”
4.5.1 土地产权价值化
4.5.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5.3 完善农村劳动力输出体系
4.6 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4.6.1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
4.6.2 严格基本农田审批制度
4.6.3 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
4.7 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4.8 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4.8.1 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4.8.2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4.8.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股份合作制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征用制度 多方利益的博弈与抉择[J]. 邓大才. 中国国情国力. 2004(03)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 高勇. 经济学家. 2004(01)
[3]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 张寿正.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2)
[4]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对被征地农民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与就业情况的考察[J]. 陈晨,陆铭,周国良,阮杨,罗仁勇. 经济体制改革. 2004(01)
[5]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J]. 李学军,朱宏. 理论学刊. 2003(06)
[6]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J]. 周天勇. 管理世界. 2003(10)
[7]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赵红菊,高雄,杜跃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8]农地征用中的公正补偿[J]. 周诚. 江苏农村经济. 2003(11)
[9]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 韩长赋.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11)
[10]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J]. 侯满平,郝晋珉,刘平辉,郭文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5)
本文编号:3140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4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