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政府土地供应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2:0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看作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所普遍接受。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的调控实践,证明这两个传统的调控手段是有效的,但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在中国目前靠投资拉动增量增长方式下,这种主要以调节投资来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却导致了中国经济在短短十余年来经历了一个“热—冷—热”的循环周期。中央在总结宏观调控十余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首次提出政府土地供应要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大命题。这是当前摆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指导国家宏观调控实践,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对政府土地供应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一般理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从传统调控手段的局限性和土地基本特征、经济属性和土地基本经济制度的分析出发,就土地调控在实践上的必要性、客观上的可能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其次,运用宏观经济基础理论,对土地调控的目标、机理、特质、条件和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起了土地调控一般理论。最后,对我国200...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2章 传统调控手段作用机理及其局限性
2.1 传统调控手段主要政策工具
2.2 传统调控手段作用机理
2.3 传统调控手段有效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4 转型期传统调控手段作用的局限性
2.5 小结
第3章 土地经济基本理论及参与调控的可行性
3.1 土地的概念和特征
3.2 土地经济基本属性
3.3 土地经济基本理论
3.4 土地调控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3.5 土地调控的可行性
3.6 小结
第4章 土地调控机理、特质和作用条件
4.1 土地调控目标
4.2 土地市场供求模型
4.3 政府土地供应与短期宏观经济稳定
4.4 政府土地供应与长期经济增长
4.5 土地调控特质及适用性
4.6 土地调控作用条件
4.7 问题和建议
4.8 小结
第5章 土地调控工具和政策措施
5.1 土地规划
5.2 土地批租
5.3 土地税费
5.4 土地政策
5.5 小结
第6章 200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证分析
6.1 2005 年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
6.2 2005 年房地产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6.3 国家运用的调控措施
6.4 调控措施的实施效应、问题及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贡献率计算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40535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2章 传统调控手段作用机理及其局限性
2.1 传统调控手段主要政策工具
2.2 传统调控手段作用机理
2.3 传统调控手段有效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4 转型期传统调控手段作用的局限性
2.5 小结
第3章 土地经济基本理论及参与调控的可行性
3.1 土地的概念和特征
3.2 土地经济基本属性
3.3 土地经济基本理论
3.4 土地调控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3.5 土地调控的可行性
3.6 小结
第4章 土地调控机理、特质和作用条件
4.1 土地调控目标
4.2 土地市场供求模型
4.3 政府土地供应与短期宏观经济稳定
4.4 政府土地供应与长期经济增长
4.5 土地调控特质及适用性
4.6 土地调控作用条件
4.7 问题和建议
4.8 小结
第5章 土地调控工具和政策措施
5.1 土地规划
5.2 土地批租
5.3 土地税费
5.4 土地政策
5.5 小结
第6章 200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证分析
6.1 2005 年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
6.2 2005 年房地产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6.3 国家运用的调控措施
6.4 调控措施的实施效应、问题及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贡献率计算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40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4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