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2 11:48
  土地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而农用地又是农村土地的核心所在。建国以来,农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迁,分析制度变迁的动因、绩效以及创新实践活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的演化变迁作为主线,分析封建土地史上的典型土地制度和建国以来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绩效,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国有永佃制的改革发展建议,为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建议。在文章内容上,第一部分提出了选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部分,介绍了农用地内涵、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并就制度变迁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作了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以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史上比较典型的井田制、均田制和永佃制为例,分别对其产生及消亡的原因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建国以来三个时期我国的农用地产权制度的演化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分别是改革开放前时期(包括土地改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时期,和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践时期等;第五部分在对前文进...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
        2. 关于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践的研究
        3. 关于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建议的研究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与结构
        2. 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性与不足
二、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一) 农用地的概念及特征
        1. 农用地的概念
        2. 农用地的特征
    (二) 农用地产权的内涵
        1. 产权的概念
        2. 农用地产权的内涵
    (三) 制度变迁的理论考察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四) 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1. 从土地所有制形式变化看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
        2. 从农用地产权主体集中程度看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
        3. 从制度变迁方式看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
三、建国前典型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 对先秦时期井田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 关于井田制
        2. 井田制瓦解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二) 对北魏、隋唐均田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 关于均田制
        2. 北魏均田制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 隋唐均田制瓦解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三) 对明清永佃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 关于永佃制
        2. 永佃制产生的制度演化分析
        3. 永佃制瓦解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四、建国后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 改革开放前农用地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1. 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分析
        2. 对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分析
        3. 对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分析
    (二) 农用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产生
        2. 家庭承包经营制产生的制度变迁分析
        3.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创新分析
        4. 现存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分析
    (三) 对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践的评析
        1. 对“两田制”创新实践的评析
        2. 对土地规模经营创新实践的评析
        3. 对土地承包权固化创新实践的评析
        4. 对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实践的评析
五、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 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和目标
        1. 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
        2. 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二) 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建议——国有永佃制
        1. 国有永佃制的内涵
        2. 国有永佃制的优点
        3. 国有永佃制创新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 陈会广.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2]产权范畴的多维解析与内涵新释[J]. 潘石,张晓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5)
[3]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佃权化”的几点思考[J]. 郭熠,李富忠,张云华.  生产力研究. 2009(04)
[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J]. 王景新.  现代经济探讨. 2008(06)
[5]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 孙圣民.  南开经济研究. 2007(06)
[6]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 陈剑波.  经济研究. 2006(07)
[7]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 王小映.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6)
[8]永佃权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J]. 周子良.  现代法学. 2002(02)
[9]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J]. 张红宇,刘玫,王晖.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2)
[10]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 姜长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1)



本文编号:3183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83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