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浅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以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4 06:03
  在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制度暴露出的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等弊端,从而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或低效配置,农民对农村土地长期投资缺乏积极性,农业生产者进行掠夺性经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并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诸多问题。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成都市开展了以“还权赋能"和“让民做主”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者希望通过农村产权资本化,使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使农村市场焕发内生的增长力量,为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改革的反对者担忧,此次改革可能造成的集体资产流失、新圈地运动、产生大量流民等改革成本,可能会演变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混乱或停滞,这是与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改革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改革初衷相违背的。但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这点出发,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有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产权及产权制度对市场经济的意义
        1.3.2 政府在制度改革(变迁)中的角色及作用
        1.3.3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理论研究
        1.3.4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和行为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综述对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
        2.1.1 产权及产权制度
        2.1.2 制度改革
    2.2 政府角色定位理论
        2.2.1 政府角色
        2.2.2 政府角色定位
        2.2.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2.3 几个概念的范围界定
        2.3.1 农村土地
        2.3.2 农村土地产权
        2.3.3 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行为
第三章 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分析
    3.1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概述
        3.1.1 改革的背景
        3.1.2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
        3.1.3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3.1.4 成都市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3.2 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困难
        3.2.1 权属界定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3.2.2 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存在争议
        3.2.3 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不足
        3.2.4 农民的权益有可能在产权改革中被剥夺
        3.2.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能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3.2.6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分析
    4.1 什么才是恰当的政府角色
    4.2 我国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特征
        4.2.1 职能“越位”作用“不到位”的原因
        4.2.2 我国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过程
        4.2.3 地方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方式与路径
    4.3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分析
        4.3.1 产权的保护者
        4.3.2 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和完善的促进者
        4.3.3 改革风险和成本的消除者
        4.3.4 公民民主能力的培养者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新土改”的农村土地产权非私有化改革[J]. 丁胜红.  生产力研究. 2010(01)
[2]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 高洁,阎星,李霞.  农村经济. 2009(12)
[3]乡村精英·土地产权·乡村动力——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启示[J]. 林文勋,张锦鹏.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04)
[4]当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探析——以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例[J]. 杜琼,张辉.  理论导刊. 2009(12)
[5]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一个产权经济学分析视角[J]. 刘新华,戚瑞双.  生产力研究. 2009(21)
[6]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黄少安,孙圣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成都“试验区”建设中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创新——以成都市温江区“两股一改”为例[J].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郭晓鸣.  农村经济. 2009(09)
[8]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变迁: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的解释[J]. 李全伦.  宏观经济研究. 2009(09)
[9]传统中国的土地产权分立制度探析[J]. 聂鑫.  浙江社会科学. 2009(09)
[10]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机制分析及对策[J]. 杨丙军.  经济问题. 2009(08)

硕士论文
[1]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田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4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64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