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7:3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更是我国广大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土地问题,特别是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因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福祉,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探讨的热点。现实中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种种问题,诸如主体缺位、客体范围不清、所有权权能缺失等,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完善问题又是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和关键,意义尤为重大。所以,本文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制度研究”为题目,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研究为切入点,希望能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善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本文共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分析”。通过对《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现行法律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以下缺陷: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性质不明确;主体类型不统一,造成主体之间的权属纠纷;主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机构不完善。从而得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主体制度的变革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章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变革方案及其...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分析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法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规定之缺陷分析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性质不明确
(二) 主体类型不统一,造成主体之间的权属纠纷
(三) 主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变革方案及其分析
一、农村土地国有化方案及其分析
二、农村土地私有化方案及其分析
三、农村土地的改良化方案及其分析
(一) “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方案
(二)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法人的方案
(三)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非法人团体的方案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建议
一、立法应明确“农民集体”的民事主体性质
(一) 重新定义“农民集体”的内涵
(二)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非法人团体
二、将农村土地传统的“三级所有”统一为“一级所有”
(一) 取消“乡镇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
(二) 取消“村内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
(三) 建议将主体统一为“村农民集体”
三、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机构
(一) 权力机构——村民代表会议
(二) 执行机构——土地管理委员会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征收补偿收益的分配机制[J]. 吴晓明,屈茂辉. 求索. 2009(04)
[2]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10省30县的调查[J]. 高飞. 中国农村观察. 2008(06)
[3]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兼评《物权法》第60条的规定[J]. 吴祖祥. 甘肃理论学刊. 2008(03)
[4]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法律界定[J]. 郭艳.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5]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构造——兼评我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 张安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加强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J]. 王卫国. 人民论坛. 2005(11)
[7]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革路径探析[J]. 王菊英.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4)
[8]关于“集体所有权”概念的思考[J]. 杨年合. 时代法学. 2005(02)
[9]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讨[J]. 柳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构建我国农地产权法刍议[J]. 杨晓达.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1)
硕士论文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研究[D]. 郭莉.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5239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分析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法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规定之缺陷分析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性质不明确
(二) 主体类型不统一,造成主体之间的权属纠纷
(三) 主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变革方案及其分析
一、农村土地国有化方案及其分析
二、农村土地私有化方案及其分析
三、农村土地的改良化方案及其分析
(一) “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方案
(二)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法人的方案
(三)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非法人团体的方案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建议
一、立法应明确“农民集体”的民事主体性质
(一) 重新定义“农民集体”的内涵
(二) 将“农民集体”改造为非法人团体
二、将农村土地传统的“三级所有”统一为“一级所有”
(一) 取消“乡镇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
(二) 取消“村内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
(三) 建议将主体统一为“村农民集体”
三、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使所有权的组织机构
(一) 权力机构——村民代表会议
(二) 执行机构——土地管理委员会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征收补偿收益的分配机制[J]. 吴晓明,屈茂辉. 求索. 2009(04)
[2]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10省30县的调查[J]. 高飞. 中国农村观察. 2008(06)
[3]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兼评《物权法》第60条的规定[J]. 吴祖祥. 甘肃理论学刊. 2008(03)
[4]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法律界定[J]. 郭艳.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5]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构造——兼评我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 张安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加强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J]. 王卫国. 人民论坛. 2005(11)
[7]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革路径探析[J]. 王菊英.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4)
[8]关于“集体所有权”概念的思考[J]. 杨年合. 时代法学. 2005(02)
[9]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讨[J]. 柳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构建我国农地产权法刍议[J]. 杨晓达.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1)
硕士论文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研究[D]. 郭莉.西南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5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6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