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09:34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我国农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是,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已快消耗殆尽,逐渐显露出了它的一些缺陷,一些创新形式开始出现,同时围绕着农地所有权也出现了各种争论。针对这种状况,本文通过对农地制度变迁基本理论,农地制度影响绩效的途径以及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观点及其创新模式的论述,并结合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实践,尝试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今后进一步完善的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农地制度的古典理论,农地制度发生变迁的原因及其影响经济绩效的途径。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制度绩效,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它所产生的经济绩效和政治绩效。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就其经济绩效而言,制度变迁催生了多样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引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制度变迁还促进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参考韩俊.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改革理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讨[J]. 刘明皓,汪红群.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2]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 王小映.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6)
[3]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J]. 池泽新,郭锦墉,陈昭玖,傅小鹏,蔡阳. 中国农村经济. 2003(11)
[4]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赵红菊,高雄,杜跃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5]完善集体所有制:农地产权制度比较现实的选择[J]. 李汝贤.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关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思考[J]. 丁春福. 农业经济. 2003(03)
[7]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 陈志刚,曲福田.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2)
[8]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 杨德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9]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 张红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02(02)
[1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J]. 张红宇,刘玫,王晖.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2)
本文编号:326582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参考韩俊.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改革理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讨[J]. 刘明皓,汪红群.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2]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 王小映.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6)
[3]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J]. 池泽新,郭锦墉,陈昭玖,傅小鹏,蔡阳. 中国农村经济. 2003(11)
[4]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赵红菊,高雄,杜跃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5]完善集体所有制:农地产权制度比较现实的选择[J]. 李汝贤.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关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思考[J]. 丁春福. 农业经济. 2003(03)
[7]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 陈志刚,曲福田.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2)
[8]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 杨德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9]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 张红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02(02)
[1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J]. 张红宇,刘玫,王晖.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2)
本文编号:3265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6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