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利人之社会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15:53
立法上存在大量的、独立于民法体系的,由土地权利人承担的法律义务。但对于这些义务共同的本质和特征,尚无人进行研究。对这些义务进行理论上的提炼,并结合立法实践进行类型化归纳,有助于明确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土地上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有助于指导社会义务的立法完善。本文分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就本文的选题原因和意义进行了说明,接着简要阐述了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了说明。正文部分主要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承担社会义务的主体——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利人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和土地他项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土地权利人以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为主,土地他项权利人只有在对土地的实际利用时才产生社会义务。第二章阐述土地权利人义务的历史演进,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承担的土地义务的演变过程。封建统治者利用土地达到对被统治者的人身控制,所以当时的土地义务融合了经济和政治义务。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立法确立了所有权神圣原则,所有权人对所有物有不受限制的甚至滥用的自由,但所有权人同样负有因社会公共利益而被强制剥夺权利的义务。19世纪末20世纪...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土地权利人
一、土地所有权人
(一) 国有土地所有权人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二、土地使用权人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二)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三) 未利用地土地使用权人
三、土地他项权利人
第二章 土地权利人义务的历史演进
一、君主专制时期强调土地的经济及政治义务
(一) 古代中国存在土地利益的分割
(二)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日耳曼人双重所有权制度
二、19 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绝对权利的复兴
(一) 罗马法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二) 所有权神圣原则
三、19 世纪末20 世纪以来民法体系内权利限制与民法体系外社会义务形成
第三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一、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
(一) 承担社会义务的前提——土地的双重属性
(二) 承担社会义务的现实原因——土地利用问题
(三) 承担社会义务的法律原因——民法权利限制的局限性
(四) 承担社会义务的根本原因——保护土地上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理论基础——社会本位
(一) 社会本位
(二) 社会本位在法律上的体现方式
(三) 社会本位下的社会义务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类型
一、权利处分限制义务
(一)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内容
(二)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完善思路
二、合理利用土地义务
(一)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内容
(二)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完善思路
三、特别牺牲义务
(一) 特别牺牲义务的主体
(二) 特别牺牲义务的内容
(三) 特别牺牲义务的完善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买卖——“小产权房”的另一种形式[J]. 王文军. 清华法学. 2009(05)
[2]误读行政法及其对经济法的危害[J]. 薛克鹏. 现代法学. 2009(05)
[3]禁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正当性质疑[J]. 王菊英.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4]利益衡量视角下“小产权房”的出路探究[J]. 任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5]私法社会化的反思与批判——社会法学的视角[J]. 赵红梅. 中国法学. 2008(06)
[6]困境与出路:城市化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J]. 喻文莉,陈利根. 当代法学. 2008(02)
[7]论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J]. 刘胜红.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01)
[8]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思考[J]. 张鹏,王亦白. 法学. 2006(05)
[9]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J]. 刘俊. 现代法学. 2006(03)
[10]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模式之构想[J]. 赵红梅. 法商研究. 2006(02)
博士论文
[1]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D]. 李国强.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4481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土地权利人
一、土地所有权人
(一) 国有土地所有权人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二、土地使用权人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二)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三) 未利用地土地使用权人
三、土地他项权利人
第二章 土地权利人义务的历史演进
一、君主专制时期强调土地的经济及政治义务
(一) 古代中国存在土地利益的分割
(二)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日耳曼人双重所有权制度
二、19 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绝对权利的复兴
(一) 罗马法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二) 所有权神圣原则
三、19 世纪末20 世纪以来民法体系内权利限制与民法体系外社会义务形成
第三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及理论基础
一、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原因
(一) 承担社会义务的前提——土地的双重属性
(二) 承担社会义务的现实原因——土地利用问题
(三) 承担社会义务的法律原因——民法权利限制的局限性
(四) 承担社会义务的根本原因——保护土地上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的理论基础——社会本位
(一) 社会本位
(二) 社会本位在法律上的体现方式
(三) 社会本位下的社会义务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 土地权利人承担社会义务类型
一、权利处分限制义务
(一)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内容
(二) 权利处分限制义务的完善思路
二、合理利用土地义务
(一)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内容
(二) 合理利用土地义务的完善思路
三、特别牺牲义务
(一) 特别牺牲义务的主体
(二) 特别牺牲义务的内容
(三) 特别牺牲义务的完善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买卖——“小产权房”的另一种形式[J]. 王文军. 清华法学. 2009(05)
[2]误读行政法及其对经济法的危害[J]. 薛克鹏. 现代法学. 2009(05)
[3]禁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正当性质疑[J]. 王菊英.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4]利益衡量视角下“小产权房”的出路探究[J]. 任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5]私法社会化的反思与批判——社会法学的视角[J]. 赵红梅. 中国法学. 2008(06)
[6]困境与出路:城市化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J]. 喻文莉,陈利根. 当代法学. 2008(02)
[7]论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J]. 刘胜红.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01)
[8]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思考[J]. 张鹏,王亦白. 法学. 2006(05)
[9]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J]. 刘俊. 现代法学. 2006(03)
[10]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模式之构想[J]. 赵红梅. 法商研究. 2006(02)
博士论文
[1]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D]. 李国强.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4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2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