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影响因素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9 05:54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在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率甚至达到了70%到80%。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农民离土离乡,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闲置抛荒现象层出不穷,这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而同时,从农民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农民进城务工的行为已持续了二十多年,他们逐渐产生了融入城市的愿望,特别是开始登上时代舞台的“农二代”,主动城市化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作为政策的供给者,政府有必要帮助这部分农民摆脱限制,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身份的转变,同时也有必要采取措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加快农民城市化的步伐。而土地作为农民身份的重要象征,在农民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农民影响巨大,一种合理有效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对于促进农民参与城市化十分必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影响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各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农民意愿,建立实证模型,考察各种可能的因素对农民退出承包经营权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退出
2.1.2 承包经营权退出
2.2 基础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承包经营权制度历史沿革及退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沿革
3.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与发展
3.1.2 历史启示
3.2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必要性分析
3.2.1 满足农民分化基础上自主城市化的需求
3.2.2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的需要
3.2.3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2.4 削弱土地占有不公平感的需要
3.3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可行性分析
3.3.1 我国户籍政策的松动
3.3.2 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
3.3.3 农民非农就业的增长
3.4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3.4.1 农户自身因素的影响
3.4.2 要素禀赋的影响
3.4.3 环境因素
3.4.4 制度因素
3.4.5 小结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无锡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无锡市城市化发展历程
4.1.2 无锡市农地利用现状
4.1.3 小结
4.2 模型研究
4.2.1 模型概述
4.2.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4.2.3 数据获得与样本数据分析
4.2.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3 案例研究
4.3.1 无锡“双置换”政策解读
4.3.2 “双置换”中的权益变动分析
4.3.3 “双置换”存在的问题
4.3.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土地退出意愿与关键环节拿捏:重庆例证[J]. 吴康明,陈霄. 改革. 2011(10)
[2]“双置换”中土地权益问题探讨[J]. 张圣婴,余文学,邓培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完善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J]. 王建友.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3)
[4]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初探[J]. 钟涨宝,聂建亮. 理论与改革. 2010(05)
[5]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退出机制[J]. 刘双良.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6)
[6]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论驳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观点为例[J]. 丁关良,阮韦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 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 中国土地科学. 2009(10)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J]. 李军波. 河北法学. 2009(08)
[9]关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法律探讨[J]. 李宴. 农村经济. 2009(07)
[10]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 詹和平,张林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7)
博士论文
[1]基于城乡统筹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D]. 李启宇.四川农业大学 2010
[2]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 康雄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4426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退出
2.1.2 承包经营权退出
2.2 基础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承包经营权制度历史沿革及退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沿革
3.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与发展
3.1.2 历史启示
3.2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必要性分析
3.2.1 满足农民分化基础上自主城市化的需求
3.2.2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的需要
3.2.3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2.4 削弱土地占有不公平感的需要
3.3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可行性分析
3.3.1 我国户籍政策的松动
3.3.2 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
3.3.3 农民非农就业的增长
3.4 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3.4.1 农户自身因素的影响
3.4.2 要素禀赋的影响
3.4.3 环境因素
3.4.4 制度因素
3.4.5 小结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无锡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无锡市城市化发展历程
4.1.2 无锡市农地利用现状
4.1.3 小结
4.2 模型研究
4.2.1 模型概述
4.2.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4.2.3 数据获得与样本数据分析
4.2.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3 案例研究
4.3.1 无锡“双置换”政策解读
4.3.2 “双置换”中的权益变动分析
4.3.3 “双置换”存在的问题
4.3.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土地退出意愿与关键环节拿捏:重庆例证[J]. 吴康明,陈霄. 改革. 2011(10)
[2]“双置换”中土地权益问题探讨[J]. 张圣婴,余文学,邓培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完善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J]. 王建友.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3)
[4]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初探[J]. 钟涨宝,聂建亮. 理论与改革. 2010(05)
[5]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退出机制[J]. 刘双良.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6)
[6]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论驳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观点为例[J]. 丁关良,阮韦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 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 中国土地科学. 2009(10)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J]. 李军波. 河北法学. 2009(08)
[9]关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法律探讨[J]. 李宴. 农村经济. 2009(07)
[10]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 詹和平,张林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7)
博士论文
[1]基于城乡统筹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D]. 李启宇.四川农业大学 2010
[2]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 康雄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4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0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