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微观制度安排

发布时间:2021-11-22 19:47
  本文试图以房地产市场为例,理解宏观调控与微观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近几年,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台了大量宏观调控政策,但效果不是很显著,房价总体来说仍在顽强上行,其中隐藏的金融风险、社会问题依然严峻。本文认为,这样的结果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具体地说,其根源在于我国目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即土地国有制度、分税制以及不完善的金融制度。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前言,介绍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现状,以及学术界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从制度层面解析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源头;第二章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格局;第三章研究各利益集团的行为对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第四章对宏观调控和基础性制度安排作进一步的讨论;最后是结论。文章的重点是第一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一章从三个基础制度层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财政制度,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但没有合理考虑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要求,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必须寻求非税收的财政收入渠道,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收入,正是各级地方政府首先注意到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其次是土地制度,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法律规定必须先由各地政府通过...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泡沫
    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现状
    三、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研究的成果简介及本文思路
第一章 从制度层面解析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源头
    第一节 财政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中央与地方在财政制度上的关系
        二、分税制
        三、财政制度对土地征占及房地产业的影响
    第二节 土地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二、地方政府的角色
    第三节 金融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
        二、银行
        三、证券市场
        四、国际热钱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格局
    一、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
    三、银行的利益
    四、炒家的利益
    五、被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六、普通购房者的利益
    七、中央政府的利益
第三章 各利益集团的行为对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中央政府:从间接调控到直接调控
        一、中央政府的行为措施:重拳出击
        二、中央政府调控措施的调整
    第二节 其他利益集团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态度和行为反应
        一、地方政府的行为反应:拖延和化解
        二、银行的行为反应:与房地产商合作以规避甚或违反宏观调控政策
第四章 对宏观调控与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进一步讨论
    一、宏观调控用直接手段的制度原因
    二、房价继续攀升的制度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限价房”《办法》迟迟未出 地方政府或是最大阻力[J]. 洪波.  中国经济周刊. 2006(43)
[2]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其未来的政策取向[J]. 谢百三,陈小明.  当代财经. 2006(10)
[3]宏观调控的合法性研究——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为视角[J]. 陈承堂.  法商研究. 2006(05)
[4]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的模拟和预测[J]. 曾五一,孙蕾.  统计研究. 2006(09)
[5]湖北省房地产景气循环与宏观调控研究:基于合成指数与自相关滞后分布模型的分析[J].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刘伟林,吴莹.  金融研究. 2006(04)
[6]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78-2003[J]. 江庆.  财贸研究. 2006(02)
[7]宏观调控法研究[J]. 漆多俊.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2)
[8]论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 徐孟洲.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6(03)
[9]房贷秘密[J]. 张文豪,李树锋.  财经. 2003 (13)

博士论文
[1]转型期财税分权体制研究[D]. 赵力.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12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12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