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村土地流转中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6: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家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配置土地要素,因此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至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实中存在大量违规流转行为,上至地方政府,下至农民百姓,在依地生财的理念下都会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有的行为结果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解决农地流转中的实际问题,规范流转中的交易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供需,缓解我国用地紧张和土地浪费并存等矛盾,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而且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对土地流转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市场不同行为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找出影响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因素及规范主体行为的措施。认为适当放松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限制,降低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费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服务,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繁荣发展。文章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章,阐述文章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对土地流转相关国内外研究动态、基本框架及研究内容进行说明,并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文章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文章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点
    1.6 文章的不足
第2章 近现代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及问题分析
    2.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
        2.1.1 初级农业合作社
        2.1.2 高级农业合作社
        2.1.3 人民公社化阶段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流转制度演变
        2.2.1 禁止土地流转阶段(1978年—1987年)
        2.2.2 开放土地流转阶段(1988年—2002年)
        2.2.3 土地流转市场化规范阶段(2003年至今)
    2.3 现有制度下我国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3.1 流转范围受限制
        2.3.2 流转程序不完善
        2.3.3 流转价格不合理
        2.3.4 地方政府"寻租"现象
第3章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3.1.1 土地产权是一种社会关系
        3.1.2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和增值
        3.1.3 土地产权具有商品化交易和市场化配置的特点
    3.2 新制度经济学的土地产权理论
        3.2.1 科斯定理
        3.2.2 私人土地所有权优于共有土地所有权
        3.2.3 土地产权私有时,分成合约也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3 新制度经济学中行为理论
    3.4 博弈论的相关理论
        3.4.1 博弈论及其发展
        3.4.2 博弈论的分类
第4章 土地所有权流转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4.1 土地流转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4.1.1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
        4.1.2 土地流转中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分析
    4.2 土地征用中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的博弈分析
        4.2.1 土地征用中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
        4.2.2 土地征用中参与主体的行为博弈
第5章 土地使用权流转参与者行为分析
    5.1 土地使用权市场中参与者行为分析
    5.2 土地使用权市场参与者博弈分析
        5.2.1 利润函数构建
        5.2.2 基本模型假设
        5.2.3 土地使用权市场博弈模型构建
        5.2.4 模型分析与治理对策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土地所有权流转中的分析结论
        6.1.2 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分析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健全土地市场交易的中介服务机构
        6.2.2 加强土地市场法规制定
        6.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加非农就业机会
        6.2.4 加强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信贷支持
        6.2.5 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土地政策的博弈分析[J]. 蒋军成,孙耀州.  桂海论丛. 2008(06)
[2]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 麻昌华,汪安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透析[J]. 牛嘉,邹小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4)
[4]区域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J]. 谭丹,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6)
[5]用好财政政策催生土地流转市场[J]. 张劲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11)
[6]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J]. 职青云.  理论界. 2007(07)
[7]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区)调查[J]. 张丁,万蕾.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2)
[8]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民群众 地政“三角”缺了谁?[J]. 秋风.  人民论坛. 2006(22)
[9]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 华彦玲,施国庆,刘爱文.  世界农业. 2006(09)
[10]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 叶剑平,蒋妍,丰雷.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4)

硕士论文
[1]新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研究[D]. 张昊.新疆农业大学 2009
[2]城镇发展中土地流转参与主体行为研究[D]. 王公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博弈分析[D]. 曾理.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下的政府行为研究[D]. 谭振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7
[5]房地产市场博弈研究[D]. 董英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6]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化研究[D]. 段保才.中国农业大学 2005
[7]中国农村地权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变迁方向[D]. 徐睿胤.浙江大学 2005
[8]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 杨会勉.郑州大学 2004
[9]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研究[D]. 吴月芽.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90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90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