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0:26
本文关键词: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住房所有权 征收 拆迁安置房
【摘要】:农村城市化使农民的住房被征收,在农民获得不菲补偿的同时,关于补偿款和安置房权属纠纷的矛盾也凸显出来,此类纠纷诉至法院的为数不少,有的长期争讼不休,成为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切实解决这类纠纷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现行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农村住房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等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对这些问题也存在一定争议,这给司法实践中解决此类纠纷带来困难。 本文拟从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农村住房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征收农村住房时的征收对象、拆迁安置房的性质等问题着手,力图重新界定我国农村住房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建立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的认定标准。本文认为,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村住房所有权是两项独立的物权;农村住房所有权本身没有任何特异之处,但宅基地使用权却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征收农村住房时有两个征收对象,除房屋所有权以外,还包括另一个特殊的征收对象——宅基地使用权;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特殊的社会保障特性,使得拆迁安置房在一定程度上也承继了这种保障特性。因此,传统的用农村住房所有权认定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的认定标准不符合立法原意,应该秉承房地适当分离的原则,结合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来认定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的归属。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正文共三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论述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所有权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指出宅基地使用权不仅是一种用益物权,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特性。通过对现行房地关系理论的分析,指出“房地强制捆绑”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认定农村住房所有权的标准。 第二章论述农村住房征收和补偿安置。首先对征收和补偿的一般理论进行概括,然后对我国现行的征收和补偿规定作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征收农村住房时的征收对象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拆迁安置房是两者的同等价值调换。 第三章以上海为例论述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的认定标准。以上海为例,列举司法实践中认定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的不同观点,,承接上一章内容指出拆迁安置房是对被征收对象的价值补偿,但拆迁安置房也承继了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特性,其保障特性会对所有权认定产生影响。最后提出本文的拆迁安置房所有权认定标准。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住房所有权 征收 拆迁安置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D922.3;F30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农村住房与宅基地使用权11-29
- 一、 宅基地使用权的属性11-21
-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基本性质——用益物权12
-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社会保障特性12-13
-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权利主体具有特殊性13-18
- (四)宅基地使用权人的资格——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18-21
- 二、 农村住房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21-26
- (一)传统民法中的房屋与土地的关系21-22
- (二)重新界定我国农村住房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22-26
- 三、 农村住房所有权的认定26-29
- (一)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及评析——以上海为例26-28
- (二)本文观点28-29
- 第二章 农村住房的征收和补偿安置29-41
- 一、 征收(拆迁)的性质29-33
- (一)拆迁与征收29
- (二)征收的一般性质29-31
- (三)农村住房征收的性质31-33
- 二、 征收农村住房时的征收对象33-38
- (一)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时的征收对象33-36
- (二)征收农村住房时的征收对象36-38
- 三、 农村住房的拆迁补偿安置38-41
- (一)补偿的一般理论38-40
- (二)征收农村住房的补偿40-41
- 第三章 拆迁安置房所有权认定——以上海为例41-48
- 一、 拆迁安置房首先是对被征收对象的价值补偿42
- 二、 拆迁安置房具有住房保障性质42-46
- (一)拆迁安置房的保障特性42-45
- (二)拆迁安置房的住房保障特性对认定其所有权的影响45-46
- 三、 农村住房拆迁安置房所有权认定46-48
- 结束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立梅;;家庭共有财产的性质研究[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2 韩松;论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权的主体[J];法学;2005年08期
3 孙春德;;对农村宅基地征收对象与受偿主体对应问题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4 洪运;陈岚君;;征地拆迁中的农村住房安置补偿制度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3期
5 左臣明,史建民;农业土地政策的国际比较与选择[J];经济纵横;2002年08期
6 陈惠馨;;德国财团法人制度的发展——以德国《民法典》及柏林邦财团法为中心[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01期
7 关涛;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人役权——兼论民法典中的用益物权体系[J];法学论坛;2003年06期
8 龚介民;农村宅基地房地产应确权为农民私有权[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9 林伟祺;;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年S3期
10 秦恒;;家庭财产制度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775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77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