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确权与流转机制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确权与流转机制设计研究
【摘要】:截止2010年,重庆市城市化率达到53.02%,已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因此,一方面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农村普遍出现宅基地超标、闲置浪费的现象。基于此背景之下,笔者采用抽象思维法、文献分析法、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回顾并梳理目前国内外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成果,重点比较研究成渝两地的宅基地流转机制,系统分析农村宅基地确权影响因素,设计农村宅基地确权机制,放大农村宅基地的作用权限。分析目前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定价现状后对农村宅基地价格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系统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宅基地定价的自然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及宅基地自身的特定因素的基础之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定价机制进行科学设计。明确农村宅基地流转前提、原则和总体思路,分别从宅基地流转的政策机制、主客体机制、方式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四个方面设计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对于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务工的农民采取宅基地置换“住房券”,并对其置换标准和使用方式给出了相关建议。分析扩大农村金融担保物的必要性,赋予了农村宅基地及其之上住宅的财产性功能,从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的抵押流程、主客体机制、宅基地价格评估机制、抵押各方行为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研究表明: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确权发证,改变了我国目前农村宅基地权利主体缺位、权责归属不清的现象,同时也是保护农民利益最有效的方式。在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基础之上,依托农村土地交易中心为平台,“地票”交易为媒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在保护18亿亩耕地的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农村宅基地的资本化,增加农村土地财产性收入。通过对“住房券”交易制度的设计,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的保障性住房问题,节约政府的现金流及有效的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宅基地确权证书抵押机制设计,拓宽了农民的融资渠道,满足了农民对农业发展的投资需求,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需求。
【关键词】:宅基地抵押 宅基地估价 宅基地流转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1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1-12
- 1.2.1 研究方法11-12
- 1.2.2 技术路线12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点、难点12-13
- 1.3.1 研究创新12
- 1.3.2 重点、难点12-13
- 2 国内外土地确权和流转机制分析13-18
-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3-15
- 2.2 国内土地流转现状综述15-16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8
- 2.3.1 农村宅基地确权16-17
- 2.3.2 城乡建设用地流转17
- 2.3.3 “地票”交易制度17-18
- 3 成渝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的比较分析18-24
- 3.1 成渝农村宅基地流转相同之处18
- 3.1.1 流转目的与原则18
- 3.1.2 交易价格保护18
- 3.2 成渝农村宅基地流转差异之处18-24
- 3.2.1 流转范围界定18-20
- 3.2.2 流转执行主体20-21
- 3.2.3 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交易指标权限21-22
- 3.2.4 流转收益分配22-24
- 4 重庆农村宅基地确权因素分析与机制设计24-30
- 4.1 重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意义和作用24-25
- 4.2 重庆市农村宅基地确权因素分析25-28
- 4.2.1 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影响因素界定25
- 4.2.2 影响因素分析25-28
- 4.3 重庆农村宅基地确权机制设计28-30
- 4.3.1 农村宅基地确权机制设计28-29
- 4.3.2 宅基地确权发证29
- 4.3.3 宅基地的作用权限29-30
- 5 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宅基地价格形成机制设计30-37
- 5.1 重庆农村宅基地定价现状及概念界定30-32
- 5.1.1 农村宅基地价格内涵及及其构成30
- 5.1.2 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宅基地定价现状30-32
- 5.1.3 目前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宅基地定价弊端分析32
- 5.2 重庆农村宅基地定价影响因素分析32-35
- 5.2.1 自然因素33
- 5.2.2 经济社会因素33-34
- 5.2.3 特定因素34-35
- 5.3 重庆农村宅基地定价机制研究35-37
- 6 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设计37-46
- 6.1 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设计37-40
- 6.1.1 农村宅基地流转前提和原则37
- 6.1.2 农村宅基地流转总体思路37-38
- 6.1.3 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设计38-40
- 6.2 重庆农村宅基地“住房券”交易制度设计40-42
- 6.2.1 “住房券”交易制度的作用意义40
- 6.2.2 “住房券”概念界定40-41
- 6.2.3 “住房券”交易机制设计41-42
- 6.3 重庆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抵押制度设计42-46
- 6.3.1 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抵押机制设计前提和背景42
- 6.3.2 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抵押的必要性分析42
- 6.3.3 农村宅基地确权证书抵押机制设计42-46
-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46-47
- 7.1 主要研究结论46
- 7.2 政策建议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智利;冯伟;蒲婷璐;;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土地价格形成机制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王守军;杨明洪;;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分析[J];财经科学;2009年04期
3 周天勇;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J];管理世界;2003年10期
4 杨建军;阮丽芬;;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比较与分析——以上海佘山镇、天津华明镇、重庆九龙坡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年02期
5 符琼;肖筱环;;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变动问题[J];经济导刊;2009年11期
6 胡峰;;农村宅基地流转驱动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9期
7 马智利;吕铭友;;西南地区城市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8期
8 张宏东;;论我国农地抵押制度的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9 陈建新;;三种农户信贷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10 夏锋;;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J];财会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卫新东;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李妍蓉;日本土地征用的动态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李松芹;重庆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罗敏;地票交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史志强;中外土地流转制度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8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77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