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我国宪法实施的机遇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我国宪法实施的机遇 出处:《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传统因素减少与现代因素增多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必将为我国宪法的实施提供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条件,从而促进我国宪法的良好实施。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is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and modern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na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human evolution,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ic bou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positive conditions of cultur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oo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地证明,理论上很完美的制度并不一定可以付诸实施,而行之有效的制度却未必是事先设计好的。”[1]对此,我国学者多从宪法以及宪法实施本身出发,指出了其存在的诸多缺陷,并提出了诸多完善措施。然而,其并未成为医治和改变当代中国宪法实施现状的良药。正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郭定平;论当代政治转型理论的背景与逻辑[J];学术季刊;1997年03期
3 李步云,肖海军;契约精神与宪政[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杨立华;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陶国宏;价值、路径与制度——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浅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闫勇;;公共利益的理性界定及其有效实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关海庭;吴群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丽丽;;模式的再生力量──论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的法律模式选择[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新刚;现代叙利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李周;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明奇;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廖扬丽;论我国转型期的政府权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5 乔湘流;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杨新光;试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权威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8 肖冬红;关于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几点思考[D];湘潭大学;2001年
9 伍浩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刘生;论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平;“和而不同”与文明对话[J];回族研究;2002年04期
2 王卫;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3 陈秀萍;;契约的伦理内核——西方契约精神的伦理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4 高正文;论法律的形式合理性[J];行政与法;2001年02期
5 李步云;论人权的本原[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新;;我国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J];理论导刊;2009年07期
2 魏建新;;国外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研究——兼论行政诉讼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J];河北法学;2009年09期
3 张秉银;高举宪法旗帜 保障宪法实施——纪念新宪法颁布十周年[J];政法论坛;1992年05期
4 朱孔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解读[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5 谢明;;浅议宪法解释[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杨泉明;论我国宪法实施的组织保障[J];河北法学;1986年06期
7 晓红;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9年年会综述[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8 刘政;;1954年宪法施行三年后为什么被逐渐弃废[J];中国人大;2002年14期
9 刘敢生;司法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环节[J];学习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王静;关于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再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余振国;宪法实施与人大制度完善座谈会召开[N];安徽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保林 通讯员 陈宓夷;法律体系和宪法实施研讨会举行[N];湖北日报;2010年
3 焦洪昌;抓住契机加强宪法实施和解释[N];法制日报;2003年
4 刘再源;宪法实施与法律监督学术研讨会在漳召开[N];闽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新会;进一步推进宪法实施力度[N];法制日报;2002年
6 郑伟;发挥审判职能 保障宪法实施[N];福建日报;2004年
7 吴学婵;提高宪法意识确保宪法实施[N];天津日报;2004年
8 乐欣 周立;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宪法实施[N];检察日报;2004年
9 记者 马海涛;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强化宪法实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肖扬;论宪法的实施[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飞;走向平等的选举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卫霄远;法律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文露;论宪法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福刚;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文化论[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楠;我国刑法中“政治权利”的宪法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甘正气;美国宪法的非司法保障制度(1788-1803年)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王昕;我国宪法实施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衣光鹏;论中国宪法学的基本范畴[D];山东大学;2008年
9 田慧;论中国宪法平等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顺娟;中国的宪法性诉讼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5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6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