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权利发展语境论
本文关键词: 权利发展语境 亲伦文化 内在逻辑 路径构建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权利发展面临着双重文化语境,即传统社会中自然主义的亲伦文化语境和个性自由、平等法治的现实文化语境。这种双重文化语境缔造了中国权利发展话语表达的特殊方式和特殊逻辑,构成了当代中国权利发展的独特语境。构建当代中国权利发展语境的路径是,建立稳定明确的权利发展规范体系语境,建立理性、有序、和谐的权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语境,增强深化权利发展的法治参与的现实程序语境和推进完善权利发展的救济制度保障语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faced with a dual cultural context, that is, the naturalistic cultural context of naturalism and the freedom of personality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is dual cultural context has created a special way and logic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expression in China. Constitute the uniqu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way to construct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d clear normative system of rights development context,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and orderly. The harmonious contex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strengthens the realistic procedural context of deepen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and the guarantee context of relief system to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FX03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418038FG)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QN048)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权利发展,是中国当代政治发展与法治发展的主题。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权利发展语境,理解当代中国权利发展语境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好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为权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当前中国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点所在。一、当代中国权利发展的双重语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福惠;;违宪审查制度的法理基础——论宪法对立法权的限制和约束[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2 张翔;;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J];法学家;2005年02期
3 陈红岩;尹奎杰;;论权利法定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王占通;;论宗法制度是适用于西周全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5 刘茂林;秦小建;;论宪法权利体系及其构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兵;凌晓明;;诉调对接的运行及其社会效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4 张勇;窦存芳;;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现状的实地研究——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调研数据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5 李兵;;我国农村家族养老保障与制度创新的可行性选择——以河南省潢川县何营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罗章;王涛;;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王德强;陈迪金;贺佐勇;;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的法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于君刚;;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汉中市部分县区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9 李天霞;;新农村建设中家族因素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10 程伟;张红;;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基于村落终结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曾念长;;乡村旅游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以大金湖旅游区水际村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武;党惠娟;;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付宝全;刘宝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浅析——对贵阳市息烽县A村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抽样分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江楠;;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帅;;中部城郊村庄精英的现状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新郑市河李村为个案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正平;论我国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及税制选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科磊;中国农民工个体现代性探索—前因后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利敏;;论行政法对服务型政府的双重构建[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2 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3 王广辉;;论宪法未列举权利[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4 刘茂林;秦小建;;论宪法权利体系理论的完善[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5 郑贤君;;宪法权利体系是怎样发展的?——以美国法为范例的展开:司法创制权利的保护[J];法学家;2005年06期
6 刘茂林;仪喜峰;;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7 刘茂林;王从峰;;论宪法的正当性[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8 秦前红;涂云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可司法性研究——从比较宪法的视角介入[J];法学评论;2012年04期
9 张超;;能动司法与实用主义后果论——基于“法治”理念的一个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谢惠媛;;美德与规则——从道德训诫方式的转变看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458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5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