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言论自由及其法律限制

发布时间:2017-03-19 20:07

  本文关键词:言论自由及其法律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重要性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不言而喻。它既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又是民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意识不断提高,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本文首先界定了言论自由的前提条件,明确了言论自由的内涵、外延以及其法律限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言论自由这项公民权利的相对性。有关言论自由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基本表现、特点以及在各国的具体体现,本文一一进行了阐述,重在表明保障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不容忽视,无数学者呕心沥血一生专注于该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在该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在世界的范围内,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因各国国情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一国范围内,其限制因对象不同而不同,本文主要从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进行论述。对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是为了保障该权利更好地被行使,从而为人们更好地行使言论自由提供方向性指导。总而言之,法律限制是手段,法律保障才是目的。 本文由四章主文构成: 第一章主要介绍言论自由的概念,从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内涵与外延以及法律界限方面一一进行论述,明确言论自由这一概念的条件性,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概念,但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共通性,言论自由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言论自由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基本表现、特点、如何实现以及言论自由在实践中的体现,展示言论自由在当今社会中的现状,旨在突出言论自由存在的必要性、保障的现实性。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通过介绍其他学者对此的综合概述,明晰言论自由权利之于人类社会的真实意义。本章提出了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对于国家,言论自由通过限制和约束公权力,促进社会民主;对于个人,探索发现真理,健全人格,实现个人价值;对于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言论自由的保障是一致的,对于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也是一致的。进一步阐述了各国对言论自由法律限制程度不同的原因,明确了实践中言论自由隐私权的界限区别。 本文的结束语部分,再次阐释了本文的观点,得出结论,即:法律应该保障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必须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对于言论自由法律限制的目的,不在于压制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而在于言论自由权利更好地被行使。
【关键词】:言论自由的内涵 外延 基本价值 法律界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言论自由的概念13-17
  • 一、言论自由的前提13-14
  • 二、言论自由的理解14-17
  • (一) 言论自由的内涵14-15
  • (二) 言论自由的外延15
  • (三) 言论自由的界限15-17
  • 第二章 言论自由的基本理论17-23
  • 一、言论自由的基本表现17-18
  • 二、言论自由的特点18-20
  • (一) 目的性18
  • (二) 公开性18-19
  • (三) 法律性19
  • (四) 内容的广泛性19
  • (五) 政治性与社会性19-20
  • 三、言论自由的实现20-21
  • 四、言论自由在实践中的体现21-23
  • 第三章 言论自由的价值23-29
  • 一、关于言论自由价值的各家之言23-24
  • 二、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24-29
  • (一) 通过限制和约束公权力,促进社会民主24-25
  • (二) 探索发现真理,健全人格,实现个人价值25-26
  • (三) 促进社会的稳定,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29
  • 第四章 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29-35
  • 一、各国关于言论自由限制的规定29
  • 二、各国对言论自由限制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29-30
  • 三、言论自由的限制30-35
  • (一) 言论自由与政治表达31
  • (二) 言论自由与隐私权31-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3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怀德;;论表达自由[J];现代法学;198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言论自由及其法律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6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