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

发布时间:2020-09-29 14:41
   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时代,在当时的中国,要实现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变革政体形式不可避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才能实现由传统封建专制王权政治向近代西方式民主宪政政治的成功转换?这是当时的进步思想家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留英期间他对西方的宪政政治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确立了牢固的英式宪政政治的理念。归国之后,为了启蒙国人,他孜孜不倦的翻译西学名著,比较系统的介绍了西方的近代政治学说和社会伦理思想。与此同时,他也对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重新整理、改造,作出了全新的诠释,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渐进主义宪政思想。这一思想本之于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溯源于英国式的自由民主理念,同时也兼具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本文试图从三个层面展开与审视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理性主义的思考一直都是严复宪政思想的鲜明特色,严氏一生政治思想的变迁有其明晰的发展线索。严复宪政思想的内涵,可以归结为三条本身各异却紧密联系的思想脉络,即接受社会进化论,形成天演世界观;肯定并追求一个独特的自由与民主的宪政理想;以及主张渐进性变革的调适思想。同时笔者也分析了影响严复思想演变的各种因素,阐述了西方政治思潮、社会价值取向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其宪政思想形成过程中留下的深刻印迹。 导言,提出了近代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选择问题,分析了研究严复渐进主义宪政思想的理论意义。简要阐明了国内学术界对严复政治思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笔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在救亡图存与寻求富强的双重压力下,严复接受西方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对进化论作出了独特的理解。通过研究严复宪政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西学渊源,发现其宪政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达尔文、赫胥黎生物进化论与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的深刻影响。但仔细分析,它又不是赫胥黎、斯宾塞等学说的简单综合,而是杂糅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复杂因素,经巧妙修正以适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导言
一、严复渐进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
    (一) 探寻救亡方案的尝试
    (二) 社会进化论与天演哲学观
    (三) 对封建政治文化传统的批判
二、渐进主义宪政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 君主立宪与保障自由
    (二) 渐进主义与宪政实现
三、对激进主义思潮与辛亥革命的反思
    (一) 暴力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
    (二) 对辛亥革命建国模式的反思
    (三) 激进主义与传统变迁的连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严复先生著译要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严复的“民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马强;;科学与爱国——严复的科学思想概览[J];传承;2011年17期

3 刘金峰;;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战略的演进[J];江南论坛;2011年07期

4 魏义霞;;中国近代自由的悖论——从严复、梁启超的自由思想谈起[J];理论探索;2011年05期

5 胡沧泽;;闽文化第六讲 明清至近代时期的闽文化[J];政协天地;2011年07期

6 武峰;;承华夏传统文化 译我五千年文明——林语堂和梁实秋翻译思想综述[J];两岸关系;2011年07期

7 刘敏;;香港的社会救助:经验与启示[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8 雷雁林;;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编辑;2011年04期

9 袁贺;谈火生;;卢梭的中国面孔——中国卢梭研究百年述评[J];政治思想史;2010年01期

10 吴海涛;;浅议甲午战争之后法文化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银陶;;简论严复诗论与其诗作之关系[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2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林启彦;;论严复思想的价值与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4 陈允树;;严复出生地在福州苍霞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5 苏中立;;百年来严复研究的发展概述[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6 郭卫东;;严复与近代学术转型[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7 沈寂;;严复办学试点的成功与教训——安徽高等学堂[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8 吴志锋;;探讨严复教育思想 推进现代素质教育[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房奕;;留英期间严复与郭嵩焘交往研究[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10 孙佳;;论严复的战和思想[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娟;严复故居开放 辜严倬云回“家”[N];福建日报;2010年

2 梁展;自由与君宪:严复何以主张立宪?[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金文涛;严复的另面人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盖广生;严复:促成中国海洋思想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N];中国海洋报;2011年

5 雷志雄;“天演”严复[N];美术报;2002年

6 复旦大学史地所 李海默;严复的“慧眼独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祝文善;严复思想的深入研讨和认知[N];福建日报;2001年

8 吕品;严复与北大[N];学习时报;2004年

9 梁柱;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N];福建日报;2004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刘广安;重温严复的一次宪法讲演[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小燕;严复政治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赵云波;严复科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林丹;在互动中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7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8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微;桐城文章与新学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国;严复《天演论》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朱兴和;严复的经验理性及其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友良;理性化的思考与启蒙——严复思想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乔雪松;严复的经济思想初探[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廖芹;严复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隽;略论严复的早期现代化思想[D];河北大学;2004年

7 马伟萍;严复启蒙道德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陈天林;严复与老庄[D];河北大学;2001年

9 蒋浩;严复思想与近代中国哲学转型[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彭世文;晚清士大夫觉醒与严复天演哲学[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29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29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