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权保障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8 19:43
人类的成长中有两次脱胎换骨性的飞跃,第一次是在生物学意义上由动物变成人,第二次是由生物意义上的人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第一次飞跃由进化论给予了描绘,第二次飞跃则必须由人权予以证成。因此,我们说,人权就是人按其本性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不享有人权的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真正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人权立法。2004年3月通过的现行宪法第24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堪称是中国人权建设的重大里程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权”作为一项原则写入宪法,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律概念,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政党和政府提升为国家,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党和政府的意志上升为人民和国家的意志。 然而在原则的指导下需要完善的立法制度,因此本文首先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这个分类角度出发,分析人权的基本涵义、人权保障立法及其研究意义,指出人权的保障必须首先通过立法才能实现。只有人权和法律的结合,人权才有可能由应然权利变成法定权利,并最终实现人权。 人权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社会、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我国的人权立法由于缺乏内生性的环境资源,就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在本国国情的指导下探讨我国的人权保障立法,因此本文通过对人权保障立法的外国法、国际法评述,对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主要缺失及其原因,以便寻找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基本原则、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制度构建等角度对如何在立法上保障人权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的人权法制建设理论贡献微薄之力。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人权保障立法的基本理论
2.1 人权的基本涵义
2.1.1 人权是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应当享有的权利
2.1.2 人权是有尊严地做人的权利
2.1.3 人权是具有道德性质的权利
2.2 人权保障立法
2.2.1 法律机制是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2.2.2 立法是人权法律保障的前提
2.3 人权保障立法研究意义
第3章 人权保障立法评述
3.1 人权保障立法的外国法评述
3.1.1 《自由大宪章》至《权利法案》——英国
3.1.2 《弗吉尼亚权利宣言》至《人权法案》——美国
3.1.3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至1958年宪法——法国
3.2 国际法上的人权保障立法评述
3.2.1 国际法上的人权保障立法体系
3.2.2 国际人权标准
第4章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主要缺失
4.1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历史沿革
4.1.1 近代以来我国的人权保障立法
4.1.2 建国以来我国的人权保障立法
4.2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现状考察
4.2.1 人权的宪法保障
4.2.2 人权的其它部门法保障
4.3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主要缺失分析
4.3.1 主要缺失
4.3.2 缺失成因
第5章 我国人权保障的立法完善对策
5.1 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注重权利的合理配置
5.1.3 重视国内人权标准的确定
5.2 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制度构建
5.2.1 人权预先保护机制
5.2.2 人权救济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832675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人权保障立法的基本理论
2.1 人权的基本涵义
2.1.1 人权是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应当享有的权利
2.1.2 人权是有尊严地做人的权利
2.1.3 人权是具有道德性质的权利
2.2 人权保障立法
2.2.1 法律机制是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2.2.2 立法是人权法律保障的前提
2.3 人权保障立法研究意义
第3章 人权保障立法评述
3.1 人权保障立法的外国法评述
3.1.1 《自由大宪章》至《权利法案》——英国
3.1.2 《弗吉尼亚权利宣言》至《人权法案》——美国
3.1.3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至1958年宪法——法国
3.2 国际法上的人权保障立法评述
3.2.1 国际法上的人权保障立法体系
3.2.2 国际人权标准
第4章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主要缺失
4.1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历史沿革
4.1.1 近代以来我国的人权保障立法
4.1.2 建国以来我国的人权保障立法
4.2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现状考察
4.2.1 人权的宪法保障
4.2.2 人权的其它部门法保障
4.3 我国人权保障立法的主要缺失分析
4.3.1 主要缺失
4.3.2 缺失成因
第5章 我国人权保障的立法完善对策
5.1 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注重权利的合理配置
5.1.3 重视国内人权标准的确定
5.2 人权保障立法完善的制度构建
5.2.1 人权预先保护机制
5.2.2 人权救济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2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3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