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20 00:05
本文关键词: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正高速向城市转移,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帮助他们如何再社会化,以及社会化后新身份是否享有平等的福利和保障。农民向市民转化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社会结构重塑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农民身份与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涉及与之配套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更是通过政府主导逐步转变为市场主导的自由市民化,把缺失的权利还给农民或新市民。目前,我国农民身份转化的进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法制保障滞后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思考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进路,旨在破解我国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各种制度与现实障碍,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弥补农民应有的福利提供可行性建议,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还丰富了农民向市民转化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从法律的层面对我国农民身份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制度建设和农民权利保障提出意见。本文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述说研究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背景和意义,接着是国内外关于农民向市民转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理论基础,包括农民身份市民化的法律内涵,以及对我国农民身份制度历史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状及原因,分别列举了上海松江区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状以及四川巴中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意愿情况来分析当下农民市民化的状况。进一步总结了全国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整体表现特点,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造成农民与市民身份差别的法律根源,最后探讨了农民因身份差异导致的基本权利缺失、权利保护不够、机会不平等结果;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制度与保障,就全国农民转化的特点结合法律制度逐个找到落实方法。本文旨在探索农民向市民转化,从权利的缺失到追求权利再到权利的适应这一进程,突出了农民身份的平等性。以宪政的高度指引农民改革,在宪法的理论框架下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财产问题、权利保障与救济问题等,让农民彻底融入城市化中,充分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参与到国家各项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去,担起社会责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关键词】:农民 市民 转化 法律制度 完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内农民市民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农民市民化研究状况12-14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创新与不足15-16
- 2 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基础16-24
- 2.1 农民身份市民化的内涵16-20
- 2.1.1 农民和市民的区别16
- 2.1.2 农民市民化的法律含义16-17
- 2.1.3 农民市民化的法律特征17-19
- 2.1.4 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意义19-20
- 2.2 对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剖析20-24
- 2.2.1 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20-22
- 2.2.2 新时期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理基础22-24
- 3 我国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状及原因24-37
- 3.1 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实状况24-29
- 3.1.1 上海松江区农民转化进程的现状分析24-26
- 3.1.2 四川巴中市农民转化过程的综合分析26-28
- 3.1.3 全国农民市民化的整体特点28-29
- 3.2 造成农民身份差别的法律原因29-34
- 3.2.1 户籍制度方面的原因30-31
- 3.2.2 土地制度方面的原因31-32
- 3.2.3 就业制度方面的原因32-33
- 3.2.4 社会保障方面的原因33
- 3.2.5 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33-34
- 3.3 农民身份差异的结果34-37
- 3.3.1 基本权利不平等34-35
- 3.3.2 权利的保障与救济的不平等35-36
- 3.3.3 机会的不平等36-37
- 4 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制度思考与措施保障37-46
- 4.1 农民市民化的制度思考37-43
- 4.1.1 户籍制度改革37-38
- 4.1.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38-39
- 4.1.3 改善劳动就业体制39-41
- 4.1.4 构筑社会保障制度41-42
- 4.1.5 加强农民教育制度建设42-43
- 4.2 我国农民向市民转化的主要措施43-46
- 4.2.1 均衡城市化格局43
- 4.2.2 加强宣传引导43-44
- 4.2.3 优化服务体系44
- 4.2.4 培养职业化农民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延睿;;英国城市化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2 朱巧玲;甘丹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冯道军;施远涛;;从新制度主义看中国农民身份的制度变迁——兼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王海蕴;;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转型[J];财经界;2013年05期
5 张辉;杨洁;;转型时期的城乡差距与社会和谐[J];理论导刊;2008年12期
6 刘洪银;;新生代农民工渐进式市民化必要性和可行性[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12期
7 李代信;黄力明;覃合;;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41期
本文关键词: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8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