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网络舆论监督权及其行使的限制

发布时间:2017-07-01 11:03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舆论监督权及其行使的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是公众借助网络形成舆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是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传统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具有迅速快捷、内容广泛、自由、匿名以及较强的参与性等特点,在监督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沟通民情民意、化解社会危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也给现实社会带来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网络舆论监督失实、网络舆论监督侵权、干预司法、影响司法独立等。因此,需要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行使进行法律限制,使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其他权利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含义入手,总结出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与特征。第二部分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法理基础进行了阐述,具体分析了人民主权理论,权力制约理论和言论自由理论等网络舆论监督权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对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进行了辩证分析,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存在着侵犯公民私权利,干预司法公正等消极的影响。第四部分对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其他权利之间的界限进行了界定,具体分析了名誉权、隐私权和司法权的行使与网络舆论监督权的制约和平衡。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宪法 作用 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G206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网络舆论监督权概述11-17
  • 一、舆论与舆论监督11-12
  •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12-13
  •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13-14
  • 四、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14-17
  • (一) 网络舆论监督的即时快捷性14-15
  • (二) 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15-16
  • (三) 网络舆论监督的隐蔽性16
  • (四) 网络舆论监督的多向互动性16-17
  • 第二章 网络舆论监督权的法理分析17-21
  • 一、人民主权理论17-18
  • 二、权力制约理论18-19
  • 三、言论自由理论19-21
  • 第三章 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利弊分析21-26
  •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21-23
  • (一) 保障公民权利,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21-22
  • (二) 制约公共权力,网络反腐效果显著22-23
  •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正义23
  •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消极影响23-26
  • (一) 网络舆论监督不实23-24
  • (二) 网络舆论监督侵犯私权利24
  • (三) 干预司法,影响司法独立24-26
  • 第四章 对网络舆论监督权行使的限制26-32
  • 一、名誉权对网络舆论监督权行使的限制26-28
  • 二、隐私权对网络舆论监督权行使的限制28-29
  • 三、司法权对网络舆论监督权行使的限制29-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芳;;人肉搜索与公众舆论监督[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2 梁平;张蓓蓓;;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基于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研究[J];河北法学;2012年03期

3 郭莉;;权力制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法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4 彭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J];新闻界;2009年03期

6 杨斌成;;论主流媒体与舆论监督职责[J];新闻界;2010年03期

7 吕坤良;;网络舆论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J];青年记者;2007年08期

8 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J];青年记者;2008年23期

9 成剑英;;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J];求实;2010年04期

10 周可达;;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复旦大学;2005年

2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佳鹏;网络舆论监督对司法过程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汪帆;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及限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马静;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D];中南大学;2007年

4 张帅;论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5 林晓雪;论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舆论监督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永权;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徐莹欣;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舆论监督权及其行使的限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05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