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访人权利 信访制度 民意表达 人大信访委员会
【摘要】:信访制度作为其他救济制度的补充,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访制度相较于其他救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信访人的清官情结、权威崇拜思想,使得信访遭遇洪峰,大量社会案件涌入信访渠道,然而我国现行的信访救济的效果上却又不尽如人意。信访人权利遭到侵犯与权利滥用的现象同时存在,这不由得我们深思。笔者试图对我国信访人权利保障的困境及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信访人权利的建议。 全文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本章先分析信访人、信访人权利、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信访人权利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意义作了分析。 第二章主要分析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困境及产生困境的原因。我国信访人权利保障面临的四大困境:信访人权利保护的缺位性与信访人权利的滥用,,信访人维权与信访机关处理的高成本性,信访人权利保护的循环性,信访救济偏好与信访救济失效。并从民意表达渠道角度、信访制度本身角度、法律制度角度以及信访主体这四个角度,比较全面详细的分析信访人权利保障困境的原因。 第三章针对信访人权利保障困境提出了具体的解困思路。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构建人大信访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信访人权利保障法律制度以及提高信访人信访能力和信访机关处理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的保障信访人权利。
【关键词】:信访人权利 信访制度 民意表达 人大信访委员会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182.1;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7-19
- (一)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概念7-13
- 1. 信访人7-9
- 2. 信访人权利9-10
- 3.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10-13
- (二)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13-18
- 1. 权利与权力博弈论13-14
- 2. 权利救济论:14-15
- 3. 权利制约权力15-16
- 4. 权利义务相一致论16-17
- 5. 经济人理论17-18
- (三) 建立和完善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意义18-19
- 二、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之困境及原因19-36
- (一)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现状19-23
- 1. 信访人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19-20
- 2. 信访人权利保障的行政现状20-23
- 3. 信访人权利保障之救济方式23
- (二)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困境23-28
- 1. 困境之一:信访人权利保护缺位与信访人权利滥用23-25
- 2. 困境之二:信访人维权与信访机关处理的高成本性25-26
- 3. 困境之三:信访人权利保护的循环性26-27
- 4. 困境之四:信访救济的偏好与信访救济的失效27-28
- (三) 信访人权利保障困境的原因分析28-36
- 1. 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与司法权威的流失28-30
- 2. 信访制度总体框架存在缺陷30-32
- 3. 信访人权利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32-35
- 4. 信访人信访能力与信访机关处理能力低下35-36
- 三、 信访人权利保障制度困境之解困36-48
- (一) 健全制度化民意表达机制,增强司法救济权威36-41
- 1.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36-38
- 2. “乡村精英”治理基层38-40
- 3. 增强司法权威,分流信访事40-41
- (二) 改革现行信访制度,建立人大信访委员会制度41-44
- 1. 人大信访委员会制度的法律地位41
- 2. 人大信访委员会的机构和人员组成41-42
- 3. 人大信访委员会职权和义务42
- 4. 受理原则和受案范围42-43
- 5. 人大信访委员会办案程序43
- 6. 法律责任43-44
- (三) 完善信访人权利保障的法律制度44-47
- 1. 信访人权利保障立法制度44-45
- 2. 信访人权利保障监督制度45-46
- 3. 信访人权利保障执法制度46-47
- 4. 信访人权利保障救济制度47
- (四) 提高信访人信访能力和信访机关处理能力47-48
- 1. 提高信访人信访能力47
- 2. 提高信访机关处理信访的能力47-48
- 参考文献48-50
- 一、 著作类48
- 二、 期刊论文类48-49
- 三、 毕业论文类49-50
- 四、 报纸类50
- 五、 网络信息类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超峰;;论乡镇有限自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2 李筱洁;;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3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J];古今农业;2011年03期
4 贾志民;;宪政视角下中国基层自治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J];河北学刊;2011年02期
5 尹利民;;政治机遇与限制:信访发生的机理与行动逻辑——基于两个信访案例的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新喜;张棣;;权利与权力博弈的理论透视[J];江汉论坛;2007年11期
7 江浩;王立京;;公民政治参与扩大与政治制度容纳——从政治协商制度视角考察[J];江汉论坛;2009年12期
8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9 李卫国;论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导刊;2001年08期
10 刘东杰;;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协调困境:原因及对策[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卫芳;我国信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进寿;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律问题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3 周涛;信访权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宋世杰;从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看我国信访制度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0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3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