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视野下的央地财政分权研究
本文关键词:宪法学视野下的央地财政分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宪法学 财政分权 分税制
【摘要】:在这个不断变革和转型的时代,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国家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在与经济领域紧密结合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的划分层面上作出准确、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政策。通过改进政府间财政结构,建立新的地方和政府间财政体制,使得政治、经济和文化更好的发展,使得人民大众获得福利。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财政分权的概念特点、宪法意义、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最后提出改革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叙述财政分权的涵义,阐明分权的内涵和财政分权的概念,以及财政分权与分税制的关系,深刻理解财政分权的概念属性;其次,是从人权保障、权力制约、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理论三个方面阐明财政分权的宪法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从促进财政权力法治化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两发面阐述财政分权的宪法学意义。第二部分是从我国财政分权现状进行阐述。具体而言,首先是回顾我国曾出现过的财政收入的组织和分配形式。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间税权结构的变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集权和分权交替时期、财政包干制时期,以及现在的财政分税制时期,通过三个阶段的演变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财政分权制度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其次,指出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在财政分权体制中财权和事权配置不合理,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完全、不彻底,转移支付功能存在缺陷和不足三个方面。财政分权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宪法和法律问题,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财政分权在制度配置和权力划分中也要遵从宪法条文,体现出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的宪法实质。此外,找出这些不足属于发现问题,为下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铺垫。最后,以宪法学维度针对问题分析原因。从理论方面——财政立宪主义缺失,以及实践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财权配置不规范等方面因素剖析原因。第三部分基于宪法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域外财政分权实践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围绕美国、法国和日本三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分权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关系展开论述。其中,美国是联邦制财政分权模式;法国是单一制国家的集权财政分权模式;日本是单一制财政适度分权型模式。这三种分权模式是当今世界通行的三种财政分权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的财政层级较为合理,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政府财政权力能够有效运行;有较为完备的财政法律体系,保证财政权力运行的硬性标准;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很好的划分一般转移支付和特殊转移支付,保证国家财政运行平稳。通过对这三个国家央地财政分权分析和研究,找出适合中国道路财政发展模式,或者借鉴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第四部分从宪法学角度对加强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提出可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推行政府层级“扁平化”设计;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配置,逐步提高地方政府财权配置,凸显地方政府自主性;完善中央与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在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的同时,完善转移支付形式;加快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完善地方税种等措施推行省级以下的分税制改革。通过加强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建设,响应现今“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号召。
【关键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宪法学 财政分权 分税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2
- 引言12-17
- (一) 选题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5
- (四) 难点和创新点15-17
- 一、财政分权理论概述17-23
- (一) 财政分权的涵义17-19
- 1. 分权的内涵17-18
- 2. 财政分权的概念18
- 3. 财政分权与分税制18-19
- (二) 财政分权的宪法学基础19-21
- 1. 权力制约理论19-20
- 2. 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理论20-21
- 3. 人权保障理论21
- (三) 财政分权的宪法学意义21-23
- 1. 促进财政权力的法治化21-22
- 2.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22-23
- 二、我国财政分权的历史演变及现实问题23-30
- (一) 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23-25
- 1. 集权与分权交替时期(1950——1979年)23
- 2. 财政包干时期(1980——1993年)23-24
- 3. 分税制时期(1994年至今)24-25
- (二) 我国财政分权存在的问题25-27
- 1. 央地政府间财权和事权配置不合理25-26
- 2. 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完全26
- 3. 转移支付功能存在不足26-27
- (三) 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7-30
- 1. 财政立宪主义缺失27-28
- 2. 法律法规不健全28-29
- 3. 政府权力不规范29-30
- 三、财政分权的域外实践及启示30-36
- (一) 域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实践30-33
- 1. 美国财政分权实践及特点30-31
- 2. 法国财政分权实践及特点31-32
- 3. 德、日财政分权实践及特点32-33
- (二) 域外财政分权的启示33-36
- 1. 财政分权法治化程度高33
- 2. 合理的财政层级体系和政府事权财权划分33-34
- 3. 加强中央财政调控性和地方财政自主性34-36
-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的宪法学思考36-46
- (一)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36-39
- 1. 对中央与地方政府进行三级划分36-37
- 2.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型政府37-38
- 3. 加强人大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监督职能38
- 4.“一上一下”政府间事权划分路径38-39
- (二) 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配置39-42
- 1. 确立税收法定主义39-40
- 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40
- 3. 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40-41
- 4. 规范地方非税收入41-42
- (三) 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42-44
- 1.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42-43
- 2. 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主体及相互间的权力义务43
- 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43-44
- (四) 加快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44-46
- 1. 加快“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制度推行44-45
- 2. 重新规范地方税种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4
- 后记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婉;;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膨胀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3期
2 王银梅;;法国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财政监督;2005年10期
3 张守文;税权的定位与分配[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龙;朱孔武;;财政立宪主义论纲[J];法学家;2003年06期
5 刘隆亨;;论制定税收基本法的若干重大问题[J];法学家;2004年05期
6 张守文;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J];法学;2003年09期
7 熊伟;;公共财政、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J];Finance and Tax Law Review;2004年03期
8 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9 张永忠;我国财政立宪问题探讨[J];人大研究;2004年11期
10 谷成;曲红宝;;论分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康;[N];中国财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杨述明;论政府间财政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旭伟;宪政视野下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海涛;论地方性法规的规制[D];延边大学;2005年
2 刘冰;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的宪政思考[D];湘潭大学;2008年
3 谌磊;关于上海增值税改革试点的法律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7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0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