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26 07:3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摘要】:选举制度是民主宪政的基石,人大代表的退出机制与选举制度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直接影响到选举制度的完善程度。然而在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并未受到理论界应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纷纷出台了人大代表辞职办法,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建议辞职制度”在一些地方畅行,使得现行人大代表退出机制得到补充,但其本身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它扭曲了人大代表的辞职权,侵犯了公民或选举单位的选举权和监督权,违背了公权力运行的规则,它的出现,直接暴露出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同时,我国的人大代表退出机制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迁出或调离制度无法使迁出或调离原选区或原选举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域的代表终止代表资格;辞职制度因代表责任缺位及代表身份的荣誉性质而形同虚设;罢免制度也因选举制度及其自身的缺陷难以对不称职的代表进行有效过滤。 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畅通我国人大代表的退出路径,主要从建立专职代表制、直接选举制、竞选制度等方面完善选举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迁出原选区退出机制、完善辞职制度和罢免制度来逐步理顺代表的退出路径。人大代表退出制度的诞生对于人大权力的回归有着建设性的意义。人大代表的退出机制具有一定的监督属性,该制度有利于优化配置代表资源,有利于促进代表依法履行职责。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基本理论,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其成因;第三部分介绍了西方议员退出机制并将其与我国制度进行比较;第四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提出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人大代表 退出机制 辞职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引言9-10
- 一、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基本理论10-13
- (一)人大代表概念的界定10-12
- (二)设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必要性12-13
- 二、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13-20
- (一)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现状13-15
- (二)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不足15-17
- (三)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现状的成因分析17-20
- 三、西方议员退出机制分析及与我国制度的比较20-24
- (一)西方议员退出机制的概述20-21
- (二)西方议员退出机制的评价21-22
- (三)与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比较22-24
- 四、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退出机制建议24-30
- (一)改善选举制度24-26
- (二)完善代表的退出路径26-27
- (三)结合西方议会制度对人大制度的建议及思考27-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坚持和完善全国人大的会期制度[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2 曲进;;法国议员的权利与义务[J];法国研究;1989年02期
3 邹平学;人民代表素质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2年04期
4 邹平学;完善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为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而作[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5 陈应珍;;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困境与出路——兼议“建议辞职制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嗣元,翟国强;专职代表制之可行性再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朱应平;论人大规模、结构及其重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陈伯礼;郑凌;;议员免责制度研究——兼论我国人大相关制度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吕劭深;浅论如何提高人大代表素质[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7期
10 徐育苗;论中西“代议制度”的主要差异及其相关性[J];政治学研究;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922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2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