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权利的法理探析
本文关键词: 运动员权利 竞技体育 体育法 出处:《法学评论》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确立并厘定运动员权利概念,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竞技体育纠纷,推进体育体制改革的逻辑前提。从权利存在的形态看,运动员权利获得国际和外国的规范性文件承认,属于法律权利,有必要在现行《体育法》中增加"国家保护运动员权利"的条款。从权利主体角度看,职业运动员是运动员权利主体的核心范畴,不以竞技体育为职业,但参加了各种级别体育竞赛的自然人,也可以享有相应的运动员权利。从权利内容角度看,运动员权利包括不受强迫训练或参赛的自由、注册和转会的自由、免受兴奋剂侵害的自由等消极权利,以及职业公平、社会保险和文化教育等积极权利。
[Abstract]:To establish and determine the concept of athletes' rights is the logical premise of solving sports disputes by legal means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sports system. Athletes' rights are recognized as legal rights by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normative docu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add the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protects athletes' rights" in the current Sports Law. Professional athletes are the core category of the main body of athletes' rights. They do not take competitive sports as their profession, but the natural persons wh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levels of sports competitions can also enjoy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of athle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nt of rights. Athletes' rights include freedom from compulsory training or participation, freedom to register and transfer, freedom from doping and other negative rights, as well as positive rights such as occupational equity, social security and cultu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分类号】:D922.16
【正文快照】: 自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获得首枚奥运金牌以降,中国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业已成为奥运奖牌榜上的体育大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再次将竞技体育从小众的职业活动推向大众的全民话题。作为竞技体育直接参与者的运动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运动员所遭受的侵害事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新君;翁家银;韩新红;朱京安;陈建生;冯秀华;李玉争;赵桂生;;对构建运动员权利保障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韩新君;;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权利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7年04期
3 韩新君;构建我国运动员权利保护预防体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5年03期
4 张厚福;对我国运动员几个主要权利的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刘曼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制建设与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黄豹;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4 石青凯,孔德周;对经济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郝新东;论国外开发落后地区的财政金融政策──兼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借鉴[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黄良军;浅谈影响法律效力的因素[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7 王涛;向宏桥;;反洗钱会计论纲[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1期
8 汪翠荣;马传刚;;从法学角度谈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J];财会月刊;2009年14期
9 程宗璋;法律渊源新释[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林海;王利民;;论法治的构成要件[J];研究生法学;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武亦文;;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制建设[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付春杨;;由董必武法律思想看政治意识与法律意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陈彬;;试析WTO体制中的法律渊源与法律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2年卷)[C];2011年
5 林泉清;;限制死刑——中国的现实选择[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6 刘剑文;魏建国;翟继光;;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7 张明新;;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之路及其中国意义——从两本译作谈起[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8 谢超;;“依法办事”之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发彬;基于医患关系的医务人员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冯鑫;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演进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静然;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黎蜀宁;民事执行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喻磊;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法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溪;公司清算义务人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船舶优先权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骆小松;江苏省县(市、区)级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保障现状及其体系构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谢用豪;公司清算义务人的范围界定及其民事责任[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卢俊杰;公司关联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颖;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刘媛媛;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李霞;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9 唐敏;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邹佳慧;我国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世席;国际体育运动中的人权问题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杨一民,李飞宇,郭辉,叶荔,林卫国;现阶段我国足球注册、转会管理办法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2001年03期
3 卢元镇;竞技体育的强化、异化与软化[J];体育文史;2001年04期
4 刘吉;我说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1999年02期
5 郁俊;;构建我国体育纠纷裁决机制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4年01期
6 龚智敏;球员呼唤公平──对我国足球转会制度的透析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0年03期
7 牛淑敏;我国运动员无形资产保护研究——运动员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法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论我国体育法治的实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快速崛起的江西体育[J];理论导报;2008年10期
3 刘玉;;社会转型期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J];理论前沿;2009年23期
4 吴明华;谭询丽;周克臣;;湖南县域体育调查与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王元敬;建设我们自己的体育文明[J];w芸,
本文编号:1442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4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