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董事制度的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机制创新
本文关键词: 食品安全 公司治理 公共董事 公共利益 出处:《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有的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制度和机制存在缺陷,亟待发掘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食品受众的积极参与,建立公共董事制度,可以更好地矫正规模化食品企业偏离食品安全公共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文章提出的公共董事制度要求规模化食品企业选聘"公共董事",在董事会中代言食品受众的公共利益,从而将食品安全这一公共利益内置于食品企业的董事会,实现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内部化,以调和食品企业的股东利益和公共利益,达到制衡食品企业偏离公共利益的目的。
[Abstract]:The existing food safety governance system and mechanism have defects,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orporat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Based on stakeholder governance theory, we introduc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food audience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ublic director system can better correct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large-scale food enterprises deviating from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food safety.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event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ublic director system, which requires large-scale food enterprises to select and hire "public directors" to represent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food audience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us the public interest of food safety is built in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food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ocial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in order to reconcile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public interests of foo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food enterprises deviate from the public interes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关系网络及专业胜任能力的我国资本市场财务独董选聘与财务信息质量监督研究》(12YJA63011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董事会的公共利益内置对管理行为异化的治理研究》(2011ZDIXM048)
【分类号】:D922.16;F20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塑化剂”、“福喜过期肉”等多起社会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期。而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下,我国食品安全存在一定的监管困境,无法有效地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亟待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莉萍;;我国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隐患及其有效监管[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怀;赵万里;;中国食品安全规制制度的变迁与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0期
3 戎素云;;我国食品安全复合治理机制及其完善[J];财贸经济;2006年05期
4 吕方;;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吴光秋,郏贡献;媒体力量与食品安全——兼析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8期
6 颜海娜;聂勇浩;;制度选择的逻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3期
7 刘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基于体制变迁与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8 金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制度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考察[J];武陵学刊;2012年01期
9 涂建明;;股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和协调——以药品安全问题为例[J];武陵学刊;2013年05期
10 左伟;;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监管部门动态博弈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小武;;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邓曦东;朱琪;郑文玲;;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农村征地补偿机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3 陈亚成;赵德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监控体系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9期
4 王文婷;;内部控制下的会计行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5 徐向艺;徐宁;;现代公司治理理论演进:经济学与法学的视角[J];比较管理;2010年01期
6 谭红杨;朱永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张书娟;;从科学传播角度审视新闻媒体食品安全监督[J];今传媒;2011年08期
8 王国顺;邱子豪;;食品消费安全中的行业自律建设[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唐双娥;刘道远;;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构造研究——基于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耿莉萍;;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喜才;张利庠;;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与制度变迁——基于1978年以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志花;;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应急机制研究[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开瑞;;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佳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党政工作部门考核评价主体选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行星;贾晨刚;;食品安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6 黄青;;基于利益相关群体创建生态效益型酒店的研究——以成都索尔·丽思顿酒店为例[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7 马佳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党政工作部门考核评价主体选择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刘超;张臻竹;;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胜军;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昕;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帆;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管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静;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安涛;泰安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沈巍宇;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刘安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胜杰;利益相关者视角下BOT项目的风险分担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邓新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财务目标选择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黄欣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远;;论环境权诉讼——通过私人诉讼维护环境公益[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2 陈梅;自律才有安全[J];北京工商;2003年11期
3 周清杰;;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制度困局[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伟光;论利益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5 隋平;;公司治理的行为经济学维度[J];武陵学刊;2010年04期
6 陈富良,王光新;政府规制中的多重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J];财贸经济;2004年12期
7 陈敏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5年8月23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5年07期
8 李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李光德;中国食品安全卫生社会性规制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10 刘军;;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结构缺陷的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地 郭进伟;[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f^;叶民强;;国外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研究进展[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初明利;张敏;;民营企业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的思路与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邱富萍;;出版社公司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11期
4 徐新意;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司法救济[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罗勇成;;员工参与治理研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6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章泽安;;浅议股东提案权制度之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2期
8 朱效平;;以法治思维推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4期
9 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10 黄运成,曹里加,李畅;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缺陷的根源及其出路[J];政治与法律;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邬晓东;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控制的法制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春森;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3 刘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4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45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