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理规制逻辑
本文选题:农村 + 土地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农地权属调整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基于土地权重新配置而产生的权利交换和变更行为。从农地流转的规范性文件来看,农地的"三权分置"是以政策执行的形式来实现的。具体而言,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的法治效应,破解了土地对农民身份限制的掣肘,提升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福利效应。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的法理表达破解了"三权分置"中三类主体的权利归属难题,消解了"三权分置"政策立法表达的执行惯性,厘定了集体成员权政策性规范的建构规则。因此,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定位,要围绕破解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的产权治理困局这一主线,不断拓展农地权能配置和交易主体范围,界定土地发展权的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方向。
[Abstract]:Farmland ownership adjustment is a kind of right exchange and change behavior based on land right reconfigu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From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the "three rights division" of farmland is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articular, the rule of law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three rights divi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has broken down the constraints of land on farmers' identity and promoted the welfare effect of land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The legal expres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the "three rights division" of farmland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rights of the three main bodies in the "three rights division", and eliminated the executive inertia of the legislative expression of the "three rights division" policy. The construction rules of the policy norms of collective membership rights are determined. Therefore, the legal positioning of rural land "three rights division" should focus on the main line of solving the difficulty of property right governance of land ownership subject,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farmland power allocation and transaction subject constantly. Define the ownership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and the direc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振华;杨明;;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的执行进展与绩效评估——基于全国303个村庄7476份问卷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陶钟太朗;杨环;;农地“三权分置”实质探讨——寻求政策在法律上的妥适表达[J];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01期
3 管洪彦;;农民集体成员权: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制度创新[J];法学论坛;2016年02期
4 陈浩天;;农户土地流转需求意愿的假设证伪与模型建构——基于全国20省236村2998个农户的实证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10期
5 杨萍;;中国农村土地稀缺产权公共领域演变的新经济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6 滕玉成;张新路;李学勇;;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优化策略——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黄砺;谭荣;;中国农地产权是有意的制度模糊吗?[J];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06期
8 邓大才;;产权的政治逻辑:产权怎样、如何影响政治——从产权政治的功能视角考察[J];学习与探索;2014年09期
9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的演变——从空间、权威与话语维度考察[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梦楠;;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7年24期
2 白利寅;;论科技进步与治理转型中的新兴(新型)权利——以相关研究的述评为视角[J];东方法学;2017年04期
3 唐鸣;江省身;;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特征、困局与突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李方方;许佳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理规制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5 刘灵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及其模糊性研究述评——基于五项权利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6 徐国喜;陈丽玲;;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荆楚学刊;2017年03期
7 王静;杜为公;吴悠;刘俊;;麻城市乘马岗镇农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8 陈扬众;程子腾;;构建农民财产权利的自我保护机制——基于农民集体成员权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7年02期
9 高可;;多维视角下土地规制法律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10 陶钟太朗;杨环;;论“三权分置”的制度实现:权属定位及路径依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强强;邹晓娟;黄建伟;;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J];调研世界;2016年09期
2 陈昭玖;胡雯;;农地确权、交易装置与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基于“斯密—杨格”定理的分工演化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8期
3 李爱荣;;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中的身份问题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张毅;张红;毕宝德;;农地的“三权分置”及改革问题:政策轨迹、文本分析与产权重构[J];中国软科学;2016年03期
5 管洪彦;;农民集体成员权: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制度创新[J];法学论坛;2016年02期
6 林文声;杨超飞;王志刚;;农地确权对中国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效应分析——基于H省2009—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7 孙宪忠;;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需要解决的法律认识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02期
8 杨庆育;高军;;我国农地确权制度改革研究——从正当性维度的考察[J];政法论丛;2015年06期
9 朱广新;;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政策意蕴与法制完善[J];法学;2015年11期
10 郭明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私法原则[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立达;;农民是农村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J];社会与公益;2011年04期
2 陈弘仁;;专家指点:当前农村土地该怎么“转”[J];中国老区建设;2001年10期
3 陈垂文;;规范管理 利国利民——农村土地呼唤实现“有偿”使用[J];今日海南;2003年06期
4 许群峰;;探索农村土地“两级所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8期
5 ;自治区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J];新疆人大(汉文);2005年09期
6 卢春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7 徐晓;李好朋;;对农村土地及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及对策应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谷亚光;;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认识[J];学习论坛;2009年02期
9 汤;吴云峰;;慎谈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06期
10 毕普云;;以农村土地平等流转推进城乡统筹[J];今日海南;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瑶;;试论农村土地租赁制[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代良宏;;统筹农村土地产业化格局 实现农乡经济可持续发展[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黄琦;;农村土地现貌调查及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梅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6 易兴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和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政策回顾与展望[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刘宗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把握好四个重点[A];2012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晓川;杨海艳;;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10 杨燕;胡晓;赵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统筹的思考——“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启示及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建议[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冬明;江西今年投14亿元整治农村土地[N];江西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实习记者 吴运亮;始终在农村土地上前行的探索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省总商会副会长 湖南万家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沙市志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志明;国家应鼓励农村土地“规模化”[N];中国建设报;2013年
4 记者 许琳;不让有害垃圾毁掉农村土地[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罗远文 通讯员 江海军;澧县农村土地“精准确权”模式全市铺开[N];常德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胡楠邋通讯员 黄芹;检查农村土地工作[N];长江日报;2007年
7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伯祥;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N];联合日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汪蕾 通讯员 何建辉;我市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N];咸宁日报;2006年
9 记者 庄勤建;地区召开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N];塔城报;2007年
10 丁振;武国定: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N];驻马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姗;转型时期的农村土地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7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少国;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敏;忠县农村土地资产市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杨夕;忠县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市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楼健辉;桐乡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舒子一;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耿庆涛;山东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思路与运作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曹欢;论毛泽东农村土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15年
7 彭巧巧;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社区合作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董凤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芸;阜康市农村土地冲突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10 田益名;牡丹江农村土地补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32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3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