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研究——以政府法治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01 08:58

  本文选题:行政主体 + 法定职责 ; 参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政府对法律负责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没有及时实施相应的行政行为而使行政相对人在特定行政执法中权益受损的状态。它有拖延做出行政决策和行政决定、拖延回应社会关切和答复当事人诉求等表现形式。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违背了行政法治精神,造就了行政官僚化,阻滞了行政过程顺利推进,降低了行政公信力。为此,应通过完善行政程序制度、构建行政不作为矫正制度、拓展行政行为的参与制度和泛化行政职权剥离制度,将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治理纳入行政法治的总体系中。
[Abstract]: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aw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requirements of responsible government. The delay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n fulfilling the legal duty is the state in which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fails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administrative act in time and impair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 in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t has the forms of delay in making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in responding to social concerns and in answering the demands of the parties. The delay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n carrying out the legal duties violates the spirit of the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creates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 block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nd reduces the administrative credi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perfect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correction of administrative omission, expand the system of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action and the system of extensive stripping of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nd powers. The governance of delay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utory duti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s brought into the general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承东;;浅议行政法治原则[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3期

2 袁曙宏;宋功德;;论行政法治原则的地域化[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3 陈高英;论我国行政法治化的实现条件[J];学习论坛;2002年06期

4 胡象明;“行政”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苏祖勤、徐军华著《行政法治》评介[J];江汉论坛;2002年11期

5 孙保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行政法治[J];经济师;2002年06期

6 黎映桃,胡铁民;行政法治中的辩证法视角[J];行政与法;2003年10期

7 陈文兴;社会转型期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刘伟忠,张宇;行政法治与行政效率[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肖富义;行政法治与服务型政府[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苏民;沈瞿和;;试论我国行政法治的运行环境[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津明;赵玉磊;;行政法治理念更新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正群;;中国的行政判例与行政法治的发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石磊;;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倪洪涛;;具体行政法治三则[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继东;;建设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行政法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贵明;;浅谈行政法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俞歌春;;行政法治: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俞歌春;;行政法治: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军;;行政法治视域中的城管制度初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赵正群;黄添良;;涉农行政判例与农村行政法治例解[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怀德;行政法治的新挑战与新任务[N];法制日报;2013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冯军;建立与完善新型行政权力分工制约机制[N];法制日报;2008年

3 王苹 钟声;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刘锋;树立依法行政新“标杆”[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5 蒋云根;网络与行政法治文化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心禾;依法行政为实现中国梦护航[N];检察日报;2013年

7 ;行政法治,,我们还有多远?[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沈祖亮;实现行政法治 适当“量体裁衣”[N];北海日报;2014年

9 李荣想 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院长;浅析行政法治视域下的社会管理创新[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崔卓兰;从行政自制视角研究行政法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林;行政和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杜一平;行政评价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皋华萍;论行政委托[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晓明;非强制行政的法理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4年

6 汤U喎

本文编号:1963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63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