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业专业合作社主体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10:22

  本文选题:农民专业合作社 + 成员资格 ; 参考:《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时至今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依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而农民也依然是我国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发展高度重视,农业制度历经改革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并向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迈进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农业、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的暗流也在不断的涌动,我国“三农”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迎接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向内是如何应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由生产者供给导向型向消费者需求导向型的转变,对外是如何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农业全面接轨。面对新的形势,为有效应对农业市场的深刻变化,实现降低和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强势单力薄的个体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的迫切目的和需求,以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产生并蓬勃发展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集约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旨在通过系统且全面的安排和规定来促进和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合作社领域法律的空白,但该法多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有过多的法律留白,增加了合作社的不稳定风险。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完善成员主体的相关规定,以更加明确和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实现合作社扶持农民的初衷。具体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界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功能、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厘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法律地位,定性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法人组织。第三部分,在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基本构成之基础上,从成员资格取得和成员资格限制的角度上论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构成问题。第四部分,阐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权利的保护,丰富合作社成员权利保护的内容。
[Abstract]:Up to now, agriculture as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still the foundation and suppor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farmers are still the most numerous social groups in our country. The "three rural areas"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ft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has gradually formed a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oad based on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striding toward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the status of farmer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s to improv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undercurrent of the market is also constantly surging. Since the 1990s, the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begun to meet the enormous challenges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How to cope with the change from producer supply oriented to consumer demand oriented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how to integrate with the world agriculture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pe with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to achieve the urgent purpose and demand of reducing and reducing th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individual farmer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formed and flourished in the form of United cooperative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olidating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of farmers,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realizing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is, in 2007, our country issued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Law" which aims at promot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hrough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s and regulations. Although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law has filled the blank of the law in the field of cooperatives, but this law has many rules of principle, is not operable, and has too much legal space,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stability of coopera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members in order to make clear and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embers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nd to realize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operatives to support the peasants. It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he second part, clarifies the main body legal status of the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characterizes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is a kind of special legal person organization. The third part,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the members of the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discusses the legal constitution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cquisition of membership and the restriction of membership. The fourth part expounds the protection of the members' rights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nd enriches the content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members' right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元宗;制定《供销合作社法》势在必行[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5期

2 本刊编辑部;解读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6期

3 翟俊武;;泰国合作社法的主要借鉴[J];世界农业;2006年03期

4 丘国中;;合作社立法的若干建议[J];内江科技;2006年09期

5 郑曙光;;合作社立法:合作原则的价值信守与制度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陈荣文;;我国合作社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7 豆景俊;;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J];中国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8 席晓娟;;合作社制度的和谐理念探析[J];中国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9 石旭雯;;合作社的法律特征探析[J];中国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10 汤正旗;;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权利[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豆景俊;;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席晓娟;;合作社制度的和谐理念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3 李桂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问题[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4 石旭雯;;合作社的法律特征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冯兴俊;;合作社基础法律问题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朱晓娟;;合作社的法律概念——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7 郑曙光;;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社团组织法律制度之异质性考察[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马跃进;;借鉴台湾地区“合作社法”,推进大陆合作社立法[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9 陈荣文;;我国合作社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郭丹;;各国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立法的借鉴[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供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召开[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记者 刘邦德;奉贤农联会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娘家[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杨莉 吴春琪 记者 周萱;我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落户凉水[N];广元日报;2007年

4 郭晓茹;泰国合作社考察散记[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记者 孟宝林;三大举措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林学富;社员——是合作社真正的“主人”[N];台州日报;2007年

7 市农机局局长 马晓光;合作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N];驻马店日报;2007年

8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哪些情况下解散?[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徐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要让农民得利![N];南京日报;2007年

10 ;万年创办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N];上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仵希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婉玲;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马国巍;中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7 吕晨钟;核心社员社会资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孙永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伊全胜;发展完善我国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许军涛;贫困治理中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杨;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赵宇婧;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元军;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刘文生;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岳茂锐;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胄;合作社立法源流考察[D];华侨大学;2008年

7 苏向妮;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8 林迪;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季湘铭;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宋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9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39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