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完善承包地处置权能的条件、改革思路与路径

发布时间:2018-06-21 20:35

  本文选题:承包地 + 处置权能 ; 参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2期


【摘要】:完善承包地处置权能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探索的关键,有利于农民权益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本文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框架下,提出完善承包地处置权能的改革思路,即:承包权与经营权具有独立的价值与价值基础、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具有各自独立的权利人、经营权人具有完全处置权能、承包权与经营权处置权能相互独立。文章还从处置权能角度比较了确地与确股两种确权方式,提出确地与确股不应成为并列的确权方式,确股应该是在确地基础上的延伸,先有明晰的对承包地的产权,再基于农户意愿自愿选择入股实现土地股份合作。
[Abstract]:Perfecting the power to dispose of contracted land is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rural land system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form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contract right and management righ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s of perfecting the power of disposal of contracted land, that is, the right of contract and the right of management have independent value and value foundation. The right to contract and the right to operate can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rights owner, the operator has the power of complete disposal, and the power of the contract right and the right of management i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 article also compares the two ways of confirming right from the angle of disposition powe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ight of certainty and the right of stock should not be the parallel way of confirming the right, that the real shares should be an extension on the basis of certainty, and that there is a clear property right to the contracted land first. Then based on the will of farmers to choose to participate in shares in land shares to achieve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F321.1;D92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海丰;;中国土地制度路径依赖形成机理探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6期

2 吕爱华;胡敏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集体所有制下的永佃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5期

3 胡英泽;;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2年03期

4 谢冬水;黄少安;;中国历史上永佃制与小农经济的延续——中国农业农场化经营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刘昕杰;;民国民法中的佃:传统制度的现代法律实践——以新繁县民国司法档案为佐证[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丁萌萌;;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永佃制变迁[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孙梵;;唐宋至清末土地流转制度的正负效应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8 李风华;;论秦汉至明清中国社会为小生产社会——兼论封建社会论的内在逻辑矛盾[J];史学月刊;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英泽;;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A];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少筠;民国福建永佃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一平;地权变动与社会重构[D];复旦大学;2007年

3 彭波;国家、制度、要素市场与发展: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李静;中国永佃制制度演化研究(960~1949)[D];辽宁大学;2013年

5 邢丙彦;近代松江西部土地租佃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资产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J];天山学刊;1994年02期

2 曾文谦,邓绍秋;110指挥中心先期处置权探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3 王运治;;不直接处理问题≠无处置权[J];山东人大工作;2009年01期

4 李汩;;产权关系[J];山东劳动;1994年08期

5 丁一鹤;邢丽华;;中国首例死胎处置权案[J];法治与社会;2006年08期

6 朱必权;;强化地方人大监督处置权的意义[J];楚天主人;1996年07期

7 乔学慧;;中国首例死胎处置权案始末[J];爱情婚姻家庭(特别观察);2010年08期

8 魏衍华;;浅谈强化地方人大监督处置权的意义[J];山东人大工作;1998年10期

9 浩然;;众说纷纭“性权利”[J];法制与社会(锐视版);2007年04期

10 郝洪;;权利与责任[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清涛;莫让处置权闲置[N];人民代表报;2007年

2 ;保管人行使紧急处置权的法律风险[N];现代物流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元;特别“裁决权、处置权”意外出笼 华闻控股重组再添变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樊纲;解决“处置权”是国企改革关键问题[N];深圳商报;2004年

5 丹棱县林业局局长 赵桂春;应注重把林木处置权还民[N];眉山日报;2008年

6 黄永峰;北徐楼煤矿授予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N];中国矿业报;2011年

7 牛金良邋记者 赵红梅;村民享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N];河北日报;2007年

8 王佳航 杨晓平;国资管理最缺位的是处置权[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谷亚光;农村土地处置权还给农民利国利民[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若琪;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医生处置权讨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霍洪涛;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9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49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