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法律纠纷案件的特点与规律分析
本文选题:学校法律纠纷 + 纠纷案件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163个学校法律纠纷案件为样本案例,对其特点与规律展开分析。总结出我国学校法律纠纷案件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以学校内部法律纠纷为主、成因自发式与引发式兼具、过程参与协商程度较低、法院受理情况存在法律适用瓶颈、最终性质多为较严重纠纷、处理结果可接受度较低。归纳出事前有征兆、酿成有原因、激化有条件、发展有过程、调处有矛盾的规律。
[Abstract]:By using case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163 cases of school legal disputes are taken as sample cas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are analyz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legal dispute cases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forms are internal legal disputes in schools, the cause of formation is both spontaneous and initiation, the degree of process participation is low, and there is a bottleneck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court acceptance. Most of the final nature of the dispute is more serious, the outcome of the treatment is less acceptable. There are signs, causes, conditions, development and contradictions before the acciden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与应对机制研究”(13YJA880090)的成果
【分类号】: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沈岿;;制度变迁与法官的规则选择——立足刘燕文案的初步探索[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2 胡显莉;;从法治视角谈高校学生与学校纠纷及预防[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范履冰;阮李全;;高校教育纠纷性质探析——兼论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 阮李全;;中小学教育纠纷解决机制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31期
5 韩干荣;;六十一起凶杀案调查分析——“民转凶”案件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J];中外法学;1992年03期
6 陈敏;;程序模式的实验效应分析[J];中外法学;1992年03期
7 申素平;;中国现实教育纠纷特点、成因及其救济机制的完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6期
8 孙仲玲;;高校教育法律纠纷及调处机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施正文;;论税收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王继军;;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张娟;;透析听证制度——兼对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8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王克稳;;论行政拒绝行为及其司法审查——以郑广顺申请规划认定案为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10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程雁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对我国首例大学生因受学校退学处理导致文凭纠纷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0年04期
2 赵建;李兴聪;;也论我国高等学校与其学生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3 秦惠民;;学术管理活动中的权力关系与权力冲突[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2年00期
4 李招忠;教育与人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曾准;;浅析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J];世纪桥;2008年08期
6 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J];中外法学;1998年03期
7 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下)[J];中外法学;1998年04期
8 秦惠民;依法治校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8期
9 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立新,陈欣捷;当前借贷纠纷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金融;2002年07期
2 欧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问题探析[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年02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205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5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