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目的主导的公法人组织形态类型化

发布时间:2019-01-06 17:02
【摘要】:公法人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整合的法技术手段。公法人组织形态的类型化是立法对不同公法人形态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则进行系统化抽象的结果,旨在将不同公法人的目的内化为组织制度、治理模式。作为自治载体的公法社团,以民主参与为组织特点;承载着服务职能的公营造物,以给付保障为组织建构的核心;作为目的性财产的公法财团,封闭性、非官僚化是其组织特点,而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独立行政法人,则以任务的中间性与组织形态的公私复合性,成为行政改革的重要组织手段。
[Abstract]:Public legal person system is the legal and technical means of organizing and integrating public affairs in civil law countr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public legal person is the result of legislation to systematically abstract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behavior rul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public legal persons, aiming to internalize the purpose of different public legal persons as an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a governance model. Public law organizations, as autonomous carrier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public creation with service function, and the core of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guarantee of payment. As a purposeful property of public law consortia, it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d and non-bureaucratism, while the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legal person, whose core i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medium of task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of organizational form. To become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mean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1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松林;;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制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路径与任务、政府责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张莉;论企业档案的性质及其管理——企业档案自主管理理论依据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5年02期

3 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兼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研究之转变[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4 余松林;;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几个法制问题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龙献忠;邱跃华;;大学单位制改革的制度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余松林;;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制问题研究[J];广东经济;2009年09期

7 胡赤弟;大学制度的性质、结构及其形态多样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2期

8 张应良;张建峰;;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因由政府、市场与农民[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9 吴志国;;传统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以我国同乡商会组织为中心[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10 席恒;;公共事业治理:缘起、结构与模式[J];复旦公共政策评论;2005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昕;;目的主导的公法人组织形态类型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龚钰淋;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屠飞鹏;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晶;我国执业药师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9 张传烈;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石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化雨;国企民营化过程中金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叶全胜;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瑞安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丹;公益广告的纯粹性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高小刚;不动产征收之公共利益界定模式选择[D];宁波大学;2010年

5 苏一晨;论民间慈善基金会管理制度的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林;破产重整对担保债权的限制和保护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生加;中国公私观念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欣;对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庞豪;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徐艳荣;公物初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秀鹏;;论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定位[J];学习与探索;2008年06期

2 李昕;;法人概念的公法意义[J];浙江学刊;2008年01期

3 李昕;;论公法人制度建构的意义和治理功能[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庞兰强,赵肖筠;论公法人的行政主体地位[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楚风华,魏建国;公法人制度及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兼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制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常秀鹏;;论高等学校特别公法人定位[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7 于静涛;陈明添;;公法人路径下平潭实验区管委会组织架构的思考[J];海峡法学;2012年04期

8 刘俊仁;;义务教育公立学校自治的法理基础及制度设计[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1年00期

9 申素平;;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地位[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3年00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霞飞;韩春晖;;大学章程: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之道——以公立大学的公法人化为导向[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昕;功能视角下的公法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萌萌;行政法视野下我国高校的法律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03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403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