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流动人口权利保障

发布时间:2017-03-30 05:11

  本文关键词:论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今,中国正处于高速向现代化和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以土地为主要生产力的家乡来到城市打工,不可避免的使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这一特殊阶段,在大量流动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城乡融合并没有到来,流动人口成了被城市社会隔离的边缘群体。流动人口在政治权利、劳动权利、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与城市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中国现在权利保障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流动人口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权利易受到侵害。同时,流动人口由于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外,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导致他们做出一些极端事情,形成群体对立,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流动人口的这种状况给如今社会带来了新的保护需求,对现有的社会保护政策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权利应该平等的得到保护。解决好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对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从根本上说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有着深厚的人权基础与法理基础,流动人口平等地享有公民权利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流动人口权利保障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流动人口相关概念,从公民权相关的角度论述了流动人口权利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从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和流动人口自身因素方面分析论述了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困难的原因。第四部分在前述分析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方法。
【关键词】:流动人口 权利现状 权利保障 权利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文献综述9-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4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流动人口概念界定及权利现状13-22
  • 2.1 流动人口法律概念13
  • 2.2 流动人口群体的基本构成13-15
  • 2.2.1 城市新移民13-14
  • 2.2.2 农民工14-15
  • 2.2.3 新生代流动人口15
  • 2.3 流动人口权利与公民权利15-16
  • 2.4 流动人口的权利现状16-22
  • 2.4.1 政治权利难以实现17-18
  • 2.4.2 劳动权利不平等18-19
  • 2.4.3 文化权利不平等19-20
  • 2.4.4 社会保障权利难以实现20-21
  • 2.4.5 权利保障脆弱性21-22
  • 第3章 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困难原因分析22-27
  • 3.1 法律制度因素分析22-24
  • 3.1.1 二元户籍制度因素22-23
  • 3.1.2 社会保障制度因素23-24
  • 3.2 立法因素分析24-25
  • 3.2.1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立法层次低24-25
  • 3.2.2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25
  • 3.3 流动人口自身因素分析25-27
  • 3.3.1 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25-26
  • 3.3.2 流动人口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26-27
  • 第4章 流动人口权利保护对策27-36
  • 4.1 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27-28
  • 4.1.1 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27-28
  • 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8-32
  • 4.2.1 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制度28-29
  • 4.2.2 改革社会保险制度中的相关规定29-30
  • 4.2.3 健全社会福利制度30-31
  • 4.2.4 加强流动人口教育培训和普法宣传31-32
  • 4.3 流动人口权利的立法保护32-34
  • 4.3.1 树立正确的立法原则32-33
  • 4.3.2 建立全国性的流动人口保障法律33-34
  • 4.3.3 迁徙自由权利入宪34
  • 4.4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发表作品4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4 梁平;张春利;;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5 姜乐军;;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6 肖云;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7 杨腾;;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抗逆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8 张超;王严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环境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孙朝阳;;对老年农民外出务工特点的初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陈t$;;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初探[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峰;;关于北京城市废品收购者群体的调查与思考[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赵金英;;天津市北辰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杜德印;李强;;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6 许晓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研究——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小娜;;贵州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社会流动问题研究——以贵州在温州的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莲;;“金融危机”之下,农民工该何去何从?——浅谈如何解决好农民工失业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向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安全问题关系之初探[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翟风;转型期农民工失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崔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建宁;昆山市农民工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俊珠;唐山市城区农民工体育锻炼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6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