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2:15
本文关键词: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主体的形成以及民主化观念的成长,导致传统“管理论”理念下的行政法律制度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遭遇了严峻的挑战。现代行政已不再主要是执行,更多的时候,行政更是利益决策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公众参与行政的途径来推动行政民主和法治,建立参与式行政法制模式,已经成为行政法学理论上和制度实践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为视角,以我国行政法规和部分地方性法规在公众参与权利、听证和专家咨询程序以及意见反馈方面的规定为例,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式行政存在的法制保障缺失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域外经验及我国现实,文章对我国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提出了以下完善措施:加强保障公众结社权、建立独立的专家咨询制度、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完善公开讨论机制以及加强对行政主体的追责及完善反馈机制。以期最终能为我国的公众参与行政的法制实践贡献一点知识的力量。
【关键词】:公众参与 行政 参与式行政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1.5;D922.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7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6
- (二)文献综述6-7
- 1、国内文献综述6-7
- 2、国外文献综述7
- 一、我国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概述7-13
- (一)公众参与式行政在我国的发展7-10
- 1、起步阶段7-8
- 2、快速发展阶段8-10
- (二)我国公众参与式行政的理论基础10-12
- 1、人民主权理念10
- 2、行政控权理论10-11
- 3、正当程序原则11-12
- (三)公众参与行政对我国行政法治的重要意义12-13
- 1、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的需要12
- 2、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政府公信力12-13
- 二、我国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13-18
- (一)公众参与行政的法律制度保障缺乏13-16
- 1、公众参与行政的程序性制度保障不足13-14
- 2、公众的行政参与权没有明确规定14-16
- 3、对行政机关义务性规定不足16
- (二)法治行政观念缺失下的行政主体的不配合16-18
- 1、行政主体信息公开不充分16-17
- 2、行政主体缺乏对公众参与的反馈机制17-18
- 三、他山之石:域外公众参与行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18-20
- (一)一些国家的公众参与行政的制度实践18-19
- 1、美国18
- 2、英国18-19
- 3、日本19
- (二)域外公众参与行政的启示19-20
- 1、公众参与行政的程序有法制保障19-20
- 2、公众参与更具主动性20
- 3、行政主体的行政信息公开有保障20
- 四、完善和发展我国公众参与行政法制建设的思考20-26
- (一)强化公众主体性制度建设20-22
- 1、提高参与意识,保障公众结社权利20-21
- 2、加强公众的主体地位21-22
- (二)规范行政信息公开制度22-23
- 1、扩大行政信息公开方式和范围22-23
- 2、完善公众公开讨论机制23
- (三)明确行政机关在公众参与中的主要义务23-26
- 1、确定行政机关对公众的反馈义务23-24
- 2、加强对行政机关的问责24-25
- 3、完善公众参与的救济途径25-26
- 结语26-27
- 注释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华军;;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27期
2 姜明安;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3 李洪雷;;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兼评“新行政法”的兴起[J];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相焕伟;协商行政:一种新的行政法范式[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公众参与式行政法制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