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0:26
全国所有设区的市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是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修改之后才被赋予的,并在2018年写入《宪法》,由于处于我国整个立法体系中最低层级,其立法也必然是最接近社会公众的,直接关乎着公众的切身利益。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众熟悉法律的程度逐渐加深,权利意识也随之提升,社会公众渴望加入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其中就包括参与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综合设区的市立法最为贴近公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公众希望参与到立法中,可知,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是必然的。此外,中央层面也声明,尽可能地让广大的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到立法活动中。本文总体上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分析了国外、国内各方专家研究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情况。此外,本部分还简单的介绍了本文写作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及存在哪些方面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较为细致地表述了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相关概念,其后系统地阐述了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可以从人民主权、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三大理论中找到合理的基础,然后对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可以增强...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理论
2.1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相关概念
2.1.1 设区的市的概念
2.1.2 公众参与立法的概念
2.2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参与民主理论
2.2.3 协商民主理论
2.3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价值
2.3.1 增强设区的市立法的民主性
2.3.2 保障设区的市立法的科学性
2.3.3 促进设区的市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
3 我国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3.1.1 立法信息公开不全面
3.1.2 立法信息公开方式不完善
3.2 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过于狭窄
3.2.1 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范围受限
3.2.2 公众参与立法的阶段性
3.3 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不畅
3.4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3.4.1 公众参与立法的意识不高
3.4.2 立法机关缺乏与公众互动
4 我国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完善
4.1 完善设区的市立法信息公开制度
4.1.1 扩大立法信息公开范围
4.1.2 建立多元的立法信息公开途径
4.2 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
4.2.1 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范围
4.2.2 实现公众参与立法的全程化
4.3 畅通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4.3.1 健全立法听证制度
4.3.2 优化公众参与立法的网络渠道
4.3.3 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公众参与立法中的积极作用
4.4 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
4.4.1 增强公众参与立法意识
4.4.2 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4.4.3 加强立法机关与公众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 王子正,赵佳丽. 河北法学. 2018(03)
[2]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局限[J]. 李建新. 河北法学. 2018(03)
[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J]. 杨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1)
[4]休谟问题视角下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李勃. 行政科学论坛. 2017(12)
[5]公众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活动的探究——以山西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J]. 逯慧,张建伟.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7(02)
[6]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创新:实践反思与完善制度[J]. 黄信瑜. 学术论坛. 2016(12)
[7]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价值分析与路径研究[J]. 杨咏婕,陈逸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8]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运行现状之考察[J]. 王春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9]设区市立法权的权限解析[J]. 易有禄. 政法论丛. 2016(02)
[10]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制意义[J]. 李晓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硕士论文
[1]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 曹晨旭.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设区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何海.山西大学 2017
[3]我国设区的市立法权研究[D]. 任飞宇.河北大学 2017
[4]公众参与地方立法[D]. 马丁.甘肃政法学院 2017
[5]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刘培.河北大学 2017
[6]我国公民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 唐少飞.昆明理工大学 2016
[7]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研究[D]. 龙飞.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32718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理论
2.1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相关概念
2.1.1 设区的市的概念
2.1.2 公众参与立法的概念
2.2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参与民主理论
2.2.3 协商民主理论
2.3 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价值
2.3.1 增强设区的市立法的民主性
2.3.2 保障设区的市立法的科学性
2.3.3 促进设区的市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
3 我国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3.1.1 立法信息公开不全面
3.1.2 立法信息公开方式不完善
3.2 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过于狭窄
3.2.1 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范围受限
3.2.2 公众参与立法的阶段性
3.3 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不畅
3.4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3.4.1 公众参与立法的意识不高
3.4.2 立法机关缺乏与公众互动
4 我国设区的市公众参与立法的完善
4.1 完善设区的市立法信息公开制度
4.1.1 扩大立法信息公开范围
4.1.2 建立多元的立法信息公开途径
4.2 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
4.2.1 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范围
4.2.2 实现公众参与立法的全程化
4.3 畅通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4.3.1 健全立法听证制度
4.3.2 优化公众参与立法的网络渠道
4.3.3 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公众参与立法中的积极作用
4.4 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
4.4.1 增强公众参与立法意识
4.4.2 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4.4.3 加强立法机关与公众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 王子正,赵佳丽. 河北法学. 2018(03)
[2]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局限[J]. 李建新. 河北法学. 2018(03)
[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J]. 杨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1)
[4]休谟问题视角下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李勃. 行政科学论坛. 2017(12)
[5]公众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活动的探究——以山西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J]. 逯慧,张建伟.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7(02)
[6]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创新:实践反思与完善制度[J]. 黄信瑜. 学术论坛. 2016(12)
[7]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价值分析与路径研究[J]. 杨咏婕,陈逸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8]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运行现状之考察[J]. 王春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9]设区市立法权的权限解析[J]. 易有禄. 政法论丛. 2016(02)
[10]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制意义[J]. 李晓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硕士论文
[1]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 曹晨旭.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设区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何海.山西大学 2017
[3]我国设区的市立法权研究[D]. 任飞宇.河北大学 2017
[4]公众参与地方立法[D]. 马丁.甘肃政法学院 2017
[5]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刘培.河北大学 2017
[6]我国公民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 唐少飞.昆明理工大学 2016
[7]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研究[D]. 龙飞.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32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3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