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基本农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00:58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基本农田作为我国耕地资源中最优质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保命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因此,保护耕地资源最重要的是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我国陆续颁布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相关制度及措施,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基本农田质、量“双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通过研究基本农田保护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实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改善的目的。第一,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基本农田的概念,分别界定了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的概念;其次列举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变迁,然后选取了有关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保护、立法、执法等方面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做出绩效评价。第二,指出基本农田规划不遵循科学原则、规划标准不科学与规划缺乏弹性等问题,并且提出通过“刚化”规划原则的执行、制定科学的规划标准确保规划主体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等部门依据科学标准、严格遵循规划原则。第三,通过研究基本农田质、量“双下降”问题,指出主要原因是基本农田保护主体不明确、占补平衡制度...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研究
    2.1 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概念
        2.1.1 耕地与基本农田
        2.1.2 基本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
    2.2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变迁
        2.2.1 1978~1985 年: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孕育期
        2.2.2 1986~1997 年: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产生期
        2.2.3 1998~2003 年: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发展期
        2.2.4 2004年至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完善期
    2.3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绩效评价
        2.3.1 1978 ~1985年
        2.3.2 1986 ~1997年
        2.3.3 1998 ~2003年
        2.3.4 2004 年至今
第三章 基本农田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3.1 基本农田规划存在的问题
        3.1.1 基本农田规划不遵循科学原则
        3.1.2 基本农田规划标准不科学
        3.1.3 基本农田规划缺乏弹性
    3.2 基本农田规划问题的法律对策
        3.2.1 “刚化”规划原则的执行
        3.2.2 制定科学的规划标准
        3.2.3 建立整备区,增强规划弹性
第四章 基本农田质、量“双下降”法律问题研究
    4.1 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下降状况分析
    4.2 基本农田质、量“双下降”的法律原因
        4.2.1 基本农田保护主体不明确
        4.2.2 占补平衡制度执行不力
            4.2.2.1 “占优补劣”现象明显
            4.2.2.2 “实占虚补”现象频发
            4.2.2.3 后备资源不足,限制占补平衡
        4.2.3 “裁执合一”制度不合理
    4.3 基本农田质、量“双下降”法律对策
        4.3.1 明确基本农田保护主体
        4.3.2 加强占补平衡制度的执行力度
            4.3.2.1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4.3.2.2 依法加强监管
            4.3.2.3 建立省际异地占补平衡法律制度
        4.3.3 实现执法与裁决分离
第五章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立法问题研究
    5.1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5.1.1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与农业补贴
        5.1.2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与生态保护补偿
    5.2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立法问题分析
        5.2.1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缺乏国家立法规定
        5.2.2 补偿主体不明确
        5.2.3 补偿标准不统一
        5.2.4 补偿方式过于简单
        5.2.5 补偿资金渠道单一
    5.3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立法对策
        5.3.1 增设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方面的国家立法规定
        5.3.2 明确补偿主体
        5.3.3 统一补偿标准
        5.3.4 实现补偿方式多样化
        5.3.5 拓宽补偿资金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3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3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