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析论

发布时间:2021-01-06 11:12
  对国家公园进行合理分区和差别化管控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要求。我国多个试点国家公园实施的分区管控制度呈现出功能分区依据阙如、功能分区类型多元、分区标准各异等弊端。国家公园分区管控有多种立场与标准,法治视阈内的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建构需要综合考量国家公园的立法模式与立法价值。我国选择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国家公园立法应采取统一立法模式,拟制定的《国家公园法》应系统规定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体系,针对特定国家公园的地方立法所规定的分区管控措施,应定位为《国家公园法》的执行细则。《国家公园法》应当以人的行为控制为出发点和主线规定二阶结构的分区管控制度:首先以人类行为控制程度进行管控分区,规定核心保护区与一般控制区及对应的行为控制制度;进而在此基础上以人类行为方式进行功能分区,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科教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并有针对性地规定行为管控制度。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3)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建设的梳理与检讨
    1. 试点国家公园分区情况汇总
    2. 试点国家公园分区现状剖析与检视
        (1)功能分区依据阙如
        (2)功能分区类型多元
        (3)功能分区标准各异
三、 国家公园立法中分区管控制度建构的考量因素
    1. 分区管控制度与国家公园立法模式之选择
    2. 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与国家公园立法价值
    3. 行为控制与分区管控
四、 国家公园立法中分区管控制度的具体展开
    1. 国家公园法律体系中分区管控制度的立法模式
        (1)《自然保护地法》中分区管控制度的立法重点
        (2)《国家公园法》中规定的分区管控制度
        (3)国家公园地方立法中规定的分区管控制度
    2. 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的二阶结构
        (1)进行国家公园的管控分区
        (2)进行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公园立法中“一园一法”模式之迷思与化解[J]. 秦天宝,刘彤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J]. 刘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论国家公园的“管控—功能”二级分区[J]. 孙鸿雁,余莉,蔡芳,罗伟雄,唐芳林.  林业建设. 2019(03)
[4]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  生态学报. 2019(04)
[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J]. 吕忠梅.  生物多样性. 2019(02)
[6]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J]. 余建平,申云逸,宋小友,陈小南,李晟,申小莉.  生物多样性. 2019(01)
[7]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与制度创新[J]. 刘超.  改革. 2018(11)
[8]国家公园的“无人模式”:被想象和建构的景观——基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J]. 蔡华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9]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区划指标体系初探[J]. 王梦君,唐芳林,张天星.  林业建设. 2017(06)
[10]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探讨[J]. 唐芳林,王梦君,黎国强.  林业建设. 2017(06)



本文编号:2960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60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