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与适用
发布时间:2021-01-06 12:27
我国目前正处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决胜关键期,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然而在规划期限即将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我国目前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中仍只适用补偿性损害赔偿原则,以填平受害人所受实际损失为限,无法全面赔偿对受害人造成的间接损失、潜在风险、精神损害,以及对公共环境权益所造成的侵害,不利于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和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与保护。因此健全法治体系,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类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成为必要。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严厉性更高的法律制度,具有全面补偿受害人、惩罚恶意侵权人、遏制侵权行为再次发生等基本功能,有利于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环境侵权领域所面临的困境迎刃而解,顺利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在环境侵权领域构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需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支撑。首先,应当阐明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所以,惩罚性赔偿无论从立法初衷、功能作用还是司法实践方面,都体现出
自 2014 年开始到 2017 年法院受理环境侵权案件的数量呈直线式递增的趋势,并于 2017 年达到数量顶峰(如图3-1 所示),根据图表预测未来环境侵权案件的数量还将继续攀升。法院受理环境侵权案件数量的剧增,与 2014 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立法形式进一步明确环境侵权责任主体以及公民的环保义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促使国家在环境侵权领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键期,也是切实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攻坚期、窗口价来换取经济暴利的行为,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此需要坚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强有力的制度来况,严厉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提高生态环境的境刑事处罚与行政责任的有限性案例”搜索引擎中,以“环境侵权”为关键词,从 2010 年285 篇环境侵权案件的判决书(其中民事 1266 篇、刑事据判决书的案件类型(如图 3-3 所示)可以显著体现出解据的是民法规范,刑事处罚以及行政责任的适用在此具有2010 年—2018 年环境侵权案件类型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损害复合救济模式探析[J]. 麻昌华,郭晓虹. 法学杂志. 2019(03)
[2]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反思与重构[J]. 王秀卫. 法学评论. 2019(02)
[3]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发展及制度完善[J]. 江必新. 法律适用. 2019(01)
[4]美德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J]. 孙增芹,张欣媛. 生态经济. 2018(12)
[5]环境权的中国生成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展开[J]. 吴卫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原则及其改进[J]. 蔡守秋,张毅. 中州学刊. 2018(10)
[7]论我国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的完善[J]. 蔡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的冲突与重置[J]. 邓辉,张满洋.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9]论生态环境损害的可保性问题——兼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J]. 程玉. 保险研究. 2018(05)
[10]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二元序位新论——基于对起诉主体序位主流观点的评判[J]. 余彦,马竞遥. 社会科学家. 2018(04)
博士论文
[1]惩罚性赔偿研究[D]. 余艺.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之探究[D]. 王孝孝.吉林大学 2018
[2]论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D]. 黄秋艳.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赔偿制度研究[D]. 祝文权.宁波大学 2017
[4]论环境侵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D]. 周雅玲.苏州大学 2017
[5]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石冠诗.山东政法学院 2017
[6]论我国环境侵权救济的惩罚性赔偿机制[D]. 王岩.甘肃政法学院 2017
[7]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D]. 任延恒.广西师范大学 2017
[8]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 陈亚平.湖南师范大学 2016
[9]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环境损害责任中的确立与适用[D]. 徐小红.华中科技大学 2016
[10]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D]. 沙立敏.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0568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所以,惩罚性赔偿无论从立法初衷、功能作用还是司法实践方面,都体现出
自 2014 年开始到 2017 年法院受理环境侵权案件的数量呈直线式递增的趋势,并于 2017 年达到数量顶峰(如图3-1 所示),根据图表预测未来环境侵权案件的数量还将继续攀升。法院受理环境侵权案件数量的剧增,与 2014 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立法形式进一步明确环境侵权责任主体以及公民的环保义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促使国家在环境侵权领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键期,也是切实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攻坚期、窗口价来换取经济暴利的行为,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此需要坚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强有力的制度来况,严厉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提高生态环境的境刑事处罚与行政责任的有限性案例”搜索引擎中,以“环境侵权”为关键词,从 2010 年285 篇环境侵权案件的判决书(其中民事 1266 篇、刑事据判决书的案件类型(如图 3-3 所示)可以显著体现出解据的是民法规范,刑事处罚以及行政责任的适用在此具有2010 年—2018 年环境侵权案件类型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损害复合救济模式探析[J]. 麻昌华,郭晓虹. 法学杂志. 2019(03)
[2]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反思与重构[J]. 王秀卫. 法学评论. 2019(02)
[3]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发展及制度完善[J]. 江必新. 法律适用. 2019(01)
[4]美德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J]. 孙增芹,张欣媛. 生态经济. 2018(12)
[5]环境权的中国生成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展开[J]. 吴卫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原则及其改进[J]. 蔡守秋,张毅. 中州学刊. 2018(10)
[7]论我国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的完善[J]. 蔡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的冲突与重置[J]. 邓辉,张满洋.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9]论生态环境损害的可保性问题——兼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J]. 程玉. 保险研究. 2018(05)
[10]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二元序位新论——基于对起诉主体序位主流观点的评判[J]. 余彦,马竞遥. 社会科学家. 2018(04)
博士论文
[1]惩罚性赔偿研究[D]. 余艺.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环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之探究[D]. 王孝孝.吉林大学 2018
[2]论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D]. 黄秋艳.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赔偿制度研究[D]. 祝文权.宁波大学 2017
[4]论环境侵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D]. 周雅玲.苏州大学 2017
[5]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石冠诗.山东政法学院 2017
[6]论我国环境侵权救济的惩罚性赔偿机制[D]. 王岩.甘肃政法学院 2017
[7]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D]. 任延恒.广西师范大学 2017
[8]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 陈亚平.湖南师范大学 2016
[9]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环境损害责任中的确立与适用[D]. 徐小红.华中科技大学 2016
[10]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D]. 沙立敏.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6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