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黑名单制度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9:12
黑名单制度自从进入我国后,被行政机关视作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工具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在政府的管理实践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作为社会征信系统的基础制度,具有强于传统监管手段的威慑力,顺应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热潮,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增强公众信用意识,保障公众合法权益。但是,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性质在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议,学者们观点不一,有的将其认定为单一的行政处罚行为、行政指导行为或行政强制执行行为,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复合型的多阶段行政行为,还有的站在功能上进行分类,大致分成了惩罚型、警示型、备案型和普法型黑名单四类,不同类别归属不同性质。建议将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认定为行政处罚行为,以对应其实施手段的制裁性。与此同时,行政黑名单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实体法缺失、程序失范以及救济机制缺位三方面。实体法缺失主要表现在:专门立法缺位,立法层级过低,且法律定性不明导致实践中引起争议;实施主体不明,发布主体随意,不利于各部门工作的落实;列入标准不一,公布范围不清,容易引起混乱,造成制度的滥用;惩戒措施的不规范导致违反比例原则。在程序上也有很多缺陷:发布程序不规范,损害...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基本概况
1.1 “黑名单”的起源及在我国的运用
1.1.1 “黑名单”的起源
1.1.2 “黑名单”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1.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内涵分析
1.2.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概念
1.2.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内容
1.2.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特征
1.2.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分类
1.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学理基础
1.3.1 政府管制理论
1.3.2 知情权理论
1.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1.4.1 顺应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热潮
1.4.2 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1.4.3 增强公众信用意识,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界定
2.1 关于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争议
2.1.1 行政处罚说
2.1.2 行政指导说
2.1.3 行政强制执行说
2.1.4 以行政过程论为基础的“多阶段行政行为说”
2.1.5 以功能差异作为划分依据的“类型化”说
2.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定位
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规制现状
3.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立法现状
3.1.1 中央层面的立法现状
3.1.2 地方层面的立法现状
3.2 黑名单制度的实践反思
3.2.1 实体法上存在的缺陷
3.2.2 程序上存在的缺陷
3.2.3 救济上存在的缺陷
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规制建议
4.1 依据规制
4.1.1 明确创设依据,制定专门立法
4.1.2 清理冗杂立法
4.2 内容规制
4.2.1 明确实施主体
4.2.2 统一列入标准和公布范围
4.2.3 规范惩戒措施
4.3 程序规制
4.3.1 规范发布程序
4.3.2 设立听证程序
4.3.3 健全退出机制
4.4 结果规制
4.4.1 设置事前预防性诉讼机制
4.4.2 完善事后权利救济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名单”制度法律属性探究及其行政法规制——以《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第25条为视角[J]. 王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S1)
[2]行政黑名单制度:性质定位、缺陷反思与法律规制[J]. 徐晓明. 浙江学刊. 2018(06)
[3]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J]. 范伟. 政治与法律. 2018(09)
[4]新时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究[J]. 张鹏飞,张顺.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5]“黑名单”制度的法律问题[J]. 张蔓容.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6]“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黑名单”要符合法治原则[J]. 胡建淼. 人民法治. 2017(06)
[7]“黑名单”管理制度——行政机关实施“黑名单”是一种行政处罚[J]. 胡建淼. 人民法治. 2017(05)
[8]行政黑名单制度研究:一个权利保护的视角[J]. 兰皓翔.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9]企业黑名单列入范围规范方式探讨[J]. 华忆昕,姜川.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10)
[10]信用监管中黑名单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 徐敏韬.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12)
硕士论文
[1]行政黑名单制度研究[D]. 马宏浩.吉林大学 2018
[2]论我国的药品“黑名单”制度[D]. 孙永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本文编号:309260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基本概况
1.1 “黑名单”的起源及在我国的运用
1.1.1 “黑名单”的起源
1.1.2 “黑名单”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1.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内涵分析
1.2.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概念
1.2.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内容
1.2.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特征
1.2.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分类
1.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学理基础
1.3.1 政府管制理论
1.3.2 知情权理论
1.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1.4.1 顺应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热潮
1.4.2 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1.4.3 增强公众信用意识,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界定
2.1 关于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争议
2.1.1 行政处罚说
2.1.2 行政指导说
2.1.3 行政强制执行说
2.1.4 以行政过程论为基础的“多阶段行政行为说”
2.1.5 以功能差异作为划分依据的“类型化”说
2.2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性质定位
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规制现状
3.1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立法现状
3.1.1 中央层面的立法现状
3.1.2 地方层面的立法现状
3.2 黑名单制度的实践反思
3.2.1 实体法上存在的缺陷
3.2.2 程序上存在的缺陷
3.2.3 救济上存在的缺陷
4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规制建议
4.1 依据规制
4.1.1 明确创设依据,制定专门立法
4.1.2 清理冗杂立法
4.2 内容规制
4.2.1 明确实施主体
4.2.2 统一列入标准和公布范围
4.2.3 规范惩戒措施
4.3 程序规制
4.3.1 规范发布程序
4.3.2 设立听证程序
4.3.3 健全退出机制
4.4 结果规制
4.4.1 设置事前预防性诉讼机制
4.4.2 完善事后权利救济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名单”制度法律属性探究及其行政法规制——以《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第25条为视角[J]. 王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S1)
[2]行政黑名单制度:性质定位、缺陷反思与法律规制[J]. 徐晓明. 浙江学刊. 2018(06)
[3]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J]. 范伟. 政治与法律. 2018(09)
[4]新时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究[J]. 张鹏飞,张顺.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5]“黑名单”制度的法律问题[J]. 张蔓容.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6]“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黑名单”要符合法治原则[J]. 胡建淼. 人民法治. 2017(06)
[7]“黑名单”管理制度——行政机关实施“黑名单”是一种行政处罚[J]. 胡建淼. 人民法治. 2017(05)
[8]行政黑名单制度研究:一个权利保护的视角[J]. 兰皓翔.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9]企业黑名单列入范围规范方式探讨[J]. 华忆昕,姜川.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10)
[10]信用监管中黑名单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 徐敏韬.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12)
硕士论文
[1]行政黑名单制度研究[D]. 马宏浩.吉林大学 2018
[2]论我国的药品“黑名单”制度[D]. 孙永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本文编号:3092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26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