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人权视野下营业自由问题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21-06-14 07:29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月球大使馆”、“崔英杰刺死城管”、“东莞禁猪令”、“女体盛”等事例。虽然传媒界和社会群众对此类案件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但这些案件或事例中由于原、被告双方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巨大反差,事情的处理方案或个案行政诉讼判决结果的公正合理性都需进一步审视。尤其是这些案件或事例如果从人权的角度考虑,已经涉及到公民的营业自由问题,因此确实有运用宪法学的理论知识从人权的角度认真考察、系统分析的必要。其意义在于能厘清“营业自由”的人权属性,明确营业自由的内涵外延,是对我国经济自由或经济制度研究的一个新拓展;而且能阐释一些弱势群体自由营业的宪法保护与“法治”理念的向度关系。本文所谓的营业自由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的意愿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一定行为的自由。包括创设营业的自由、执行或经营营业的自由及结束或终止营业的自由。营业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内容,是我国宪法上的一项未列举权利条款。同时营业自由也不是绝对的,是有一定界限的。营业自由至少应受到营业时间、营业地点、是否为正当工作三方面的限制。根据宪法原理,这种限制本身也是应受到限制的。即国家对权利和自由的公共利益限制应符合比例原则,法律保留两...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营业自由的界定
    (一) 什么是营业自由
    (二) 营业自由的人权属性
二、营业自由的内容及限制
    (一) 营业自由的限制
        1. 营业时间的限制
        2. 营业地点的限制
        3. 是否为正当工作的限制
    (二) 对营业自由限制的反限制
        1. 法律保留原则
        2. 比例原则
    (三) 一则事例的启示
三、我国立法和实践中关于营业自由的界限分析
    (一) 相关法律规定
    (二) 立法规范存在的弊端
    (三) 营业自由的实践问题
四、营业自由的法律定位
    (一) 营业自由的宪政意义
    (二) 营业自由的基本权利定位
    (三) 营业自由与劳动权的区分
    (四) 营业自由的实现路径
        1. 基本权的宪法实践
        2. 完善民商事部门法
        3. 对营业自由的限制应属强行法
        4. 推进政府决策的合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29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29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