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9:31
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被广泛的运用,如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进行失信联合惩戒。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运用公布相对人的违法信息和主动限制相对人的权利来达到监管目的,是一种新的信用监管手段,也是行政行为的一种类型,应当纳入现有的行政法律框架之内,以此完善原有执法手段的不足。但是随着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在实践中的大量运用,出现了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四则实例引出以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这一论证对象,尝试结合现有理论与实践,分析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制度功能,找出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在法律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建议。本文首先从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理论辨析入手。主要介绍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界定、形式和法律属性分析。界定上从行政黑名单的分类入手,分析行政黑名单的几种类型,然后提炼出惩戒型行政黑名单的特征。形式上惩戒手段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惩戒式的公示失信相对人的信息以达到惩戒的目的,另一种是行政机关主动限制失信相对人的权利。然后从这两种形态入手,分析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属于行政处罚。其次对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进行整体的分析,展现出惩罚型行政黑名单与传统行政处罚相比的优势与功能。作为一种弹性较大的处罚...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理论辨析
(一)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界定
1. 行政黑名单的类型
2.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特征
(二)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形式
1. 以惩戒为目的公示
2. 主动限制相对人权利
(三)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法律属性
1. 以惩戒为目的公示属于行政处罚
2. 主动限制权利属于行政处罚
二、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制度功能
(一) 对现有的行政处罚种类进行完善
(二)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三) 增强行政处罚的公众参与感
(四) 发挥行政处罚的教育作用,培养公众法律意识
三、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 法律上欠缺统一的规定
1. 部分法律条款存在越位
2. 司法裁判观点不一
3. 执法主体碎片化
(二) 惩罚型黑名单适用存在泛化的现象
1. 纳入范围过大
2. 惩罚手段不适当
3. 联合惩戒存在不当联接
(三) 惩罚型黑名单程序设置存在不足
四、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法律规制建议
(一) 对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进行统一规定
1. 将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列入行政处罚种类
2. 统一规定执法主体
(二) 明确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适用范围
1. 明确纳入标准
2. 惩罚手段遵循比例原则
3. 联合惩戒需有因果联系
(三) 对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程序进行补足
1. 查明事实阶段
2. 处罚作出阶段——评估、预先告知、陈述申辩、公告
3. 信息维护阶段——更正、证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68840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理论辨析
(一)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界定
1. 行政黑名单的类型
2.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特征
(二)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形式
1. 以惩戒为目的公示
2. 主动限制相对人权利
(三)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法律属性
1. 以惩戒为目的公示属于行政处罚
2. 主动限制权利属于行政处罚
二、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制度功能
(一) 对现有的行政处罚种类进行完善
(二)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三) 增强行政处罚的公众参与感
(四) 发挥行政处罚的教育作用,培养公众法律意识
三、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 法律上欠缺统一的规定
1. 部分法律条款存在越位
2. 司法裁判观点不一
3. 执法主体碎片化
(二) 惩罚型黑名单适用存在泛化的现象
1. 纳入范围过大
2. 惩罚手段不适当
3. 联合惩戒存在不当联接
(三) 惩罚型黑名单程序设置存在不足
四、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法律规制建议
(一) 对惩罚型行政黑名单进行统一规定
1. 将惩罚型行政黑名单列入行政处罚种类
2. 统一规定执法主体
(二) 明确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适用范围
1. 明确纳入标准
2. 惩罚手段遵循比例原则
3. 联合惩戒需有因果联系
(三) 对惩罚型行政黑名单的程序进行补足
1. 查明事实阶段
2. 处罚作出阶段——评估、预先告知、陈述申辩、公告
3. 信息维护阶段——更正、证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68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688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