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的现状与法律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9 10:47
假金缕玉衣与假鉴定,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的两件“玉衣”评估出24亿的天价,让骗子在骗贷暴露后再度从银行顺利骗得5000万和4.5亿承兑汇票。事实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由此,文物鉴定行业的混乱可见一斑。这些现象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为什么国家文物主管部门面对文物市场如此乱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我们的法律为什么对此并没有进行有效规制?是有法不依还是有法难依?还是执法出了问题?文物就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我国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历史上祖先们改造世界的情况。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具有隐蔽性,必须通过文物鉴定来揭示。谈及文物保护和文物交易,必然涉及文物鉴定,如果真假不分、优劣不辩,文物保护将无从着手。文物鉴定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根据主体的不同,体现了民法属性和行政属性的交叉。目前,我国文物鉴定行业比较混乱,涉及文物鉴定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导致文物鉴定市场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无人管理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缺乏法律依据、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的资质取得条件低、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的混乱、以及法律责任和法律监督机制...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物鉴定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物鉴定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
二、文物鉴定的特征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文物鉴定的对象与内容
一、文物鉴定的对象
二、文物鉴定的内容
第三节 文物鉴定法律关系
一、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性质
第二章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简述
一、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现状
第二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立法缺失
二、鉴定主体制度不完善
三、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不完善
四、法律责任的缺失
五、执法机构不完善
六、法律监督机制不合理
第三章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文物鉴定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二、诚信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二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立法完善
二、鉴定主体制度的完善
三、鉴定程序与标准的完善
四、法律责任的完善
五、执法机构的完善
六、法律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文物鉴定人才现状问题研究[J]. 赵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6)
[2]文物鉴定:为区区几千元就敢荒唐[J]. 博物. 黄金时代. 2011(10)
[3]“文物鉴定乌龙”何以层出不穷?[J]. 陶短房. 商周刊. 2011(20)
[4]为文物鉴定另辟蹊径[J]. 易惟谦. 老年人. 2011(09)
[5]文物鉴定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J]. 石晓. 收藏界. 2011(06)
[6]关于文物鉴定问题的思考[J]. 王晓宝.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5)
[7]日本的文物保护政策及启迪[J]. 陆宗润. 中国博物馆. 2010(04)
[8]关于中外文物法律比较之一[J]. 刘善春,肖谋用.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01)
[9]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 谢辰生.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7(04)
[10]民间文物鉴定疑团[J]. 刘畅,张舵. 瞭望. 2007(36)
本文编号:335126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物鉴定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物鉴定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
二、文物鉴定的特征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文物鉴定的对象与内容
一、文物鉴定的对象
二、文物鉴定的内容
第三节 文物鉴定法律关系
一、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文物鉴定法律关系的性质
第二章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简述
一、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现状
第二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立法缺失
二、鉴定主体制度不完善
三、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不完善
四、法律责任的缺失
五、执法机构不完善
六、法律监督机制不合理
第三章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文物鉴定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二、诚信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二节 文物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立法完善
二、鉴定主体制度的完善
三、鉴定程序与标准的完善
四、法律责任的完善
五、执法机构的完善
六、法律监督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文物鉴定人才现状问题研究[J]. 赵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6)
[2]文物鉴定:为区区几千元就敢荒唐[J]. 博物. 黄金时代. 2011(10)
[3]“文物鉴定乌龙”何以层出不穷?[J]. 陶短房. 商周刊. 2011(20)
[4]为文物鉴定另辟蹊径[J]. 易惟谦. 老年人. 2011(09)
[5]文物鉴定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J]. 石晓. 收藏界. 2011(06)
[6]关于文物鉴定问题的思考[J]. 王晓宝.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5)
[7]日本的文物保护政策及启迪[J]. 陆宗润. 中国博物馆. 2010(04)
[8]关于中外文物法律比较之一[J]. 刘善春,肖谋用.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01)
[9]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 谢辰生.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7(04)
[10]民间文物鉴定疑团[J]. 刘畅,张舵. 瞭望. 2007(36)
本文编号:3351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5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