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20:05
志愿者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群体的公益需求。基于这样的社会价值,志愿者组织可以弥补政府部门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但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强势全能政府,政府对社会进行全面强力控制,从而使得社会群体自我管理的意识被长期抑制。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强和自我管理意识的觉醒,再之国家自觉地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志愿者组织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但是,我国对公民结社权持严格限制的态度,以致非营利社会团体的立法滞后。目前,我国只有一个对公民结社权具体化的中央立法,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然而,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问题的出现无法避免,这些问题集中在志愿者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的关系、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上。由于旧有法规依然保守、新法规还未出现,尽管地方对志愿服务有着立法,但是权威性不够、可操作性不足,所以志愿者组织的自治权难以得到保障,志愿者组织私法责任和公法责任、志愿者的私法责任难以得到界定。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志愿者组织概述
1.1 志愿者组织概念和分类
1.1.1 志愿者组织概念
1.1.2 志愿者组织分类
1.2 志愿者组织存在的理论依据
1.2.1 市场失灵
1.2.2 政府失灵
1.2.3 契约失灵
1.2.4 公民结社权
1.3 志愿者组织的功能
1.3.1 志愿者组织整合志愿服务力量
1.3.2 志愿者组织深化公民自治能力
1.3.3 志愿者组织满足公民互惠动机
2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现状
2.1 志愿者组织立法现状
2.1.1 现行法律对非营利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确认
2.1.2 以北京为例的地方条例对志愿者组织的规定
2.2 志愿者组织法律规定缺陷分析
2.2.1 志愿者组织监督机制缺失
2.2.2 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缺失
2.3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利行使现状
2.3.1 志愿者组织行为能力
2.3.2 志愿者组织资源募集受捐来源
2.3.3 志愿者组织内部治理
3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多维视角
3.1 志愿者组织的法律性质分析
3.1.1 市民社会的描述
3.1.2 在市民社会的视野中志愿者组织的法律性质
3.2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3.2.1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然关系分析
3.2.2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应然关系分析
3.3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法律关系分析
3.4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法律关系分析
3.4.1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排除
3.4.2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为契约关系
4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法律保障
4.1 志愿服务相关主体资格的保障制度
4.1.1 志愿者组织认可制度
4.1.2 志愿者认可制度
4.1.3 志愿服务对象认可制度
4.2 志愿者组织自治与监督制度
4.2.1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保障制度
4.2.2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受监督制度
4.3 志愿者组织法律责任制度
4.3.1 志愿服务私法责任制度
4.3.2 志愿服务公法责任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449639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志愿者组织概述
1.1 志愿者组织概念和分类
1.1.1 志愿者组织概念
1.1.2 志愿者组织分类
1.2 志愿者组织存在的理论依据
1.2.1 市场失灵
1.2.2 政府失灵
1.2.3 契约失灵
1.2.4 公民结社权
1.3 志愿者组织的功能
1.3.1 志愿者组织整合志愿服务力量
1.3.2 志愿者组织深化公民自治能力
1.3.3 志愿者组织满足公民互惠动机
2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现状
2.1 志愿者组织立法现状
2.1.1 现行法律对非营利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确认
2.1.2 以北京为例的地方条例对志愿者组织的规定
2.2 志愿者组织法律规定缺陷分析
2.2.1 志愿者组织监督机制缺失
2.2.2 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缺失
2.3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利行使现状
2.3.1 志愿者组织行为能力
2.3.2 志愿者组织资源募集受捐来源
2.3.3 志愿者组织内部治理
3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多维视角
3.1 志愿者组织的法律性质分析
3.1.1 市民社会的描述
3.1.2 在市民社会的视野中志愿者组织的法律性质
3.2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3.2.1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然关系分析
3.2.2 志愿者组织与政府之间应然关系分析
3.3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法律关系分析
3.4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法律关系分析
3.4.1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排除
3.4.2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为契约关系
4 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的法律保障
4.1 志愿服务相关主体资格的保障制度
4.1.1 志愿者组织认可制度
4.1.2 志愿者认可制度
4.1.3 志愿服务对象认可制度
4.2 志愿者组织自治与监督制度
4.2.1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保障制度
4.2.2 志愿者组织自治权受监督制度
4.3 志愿者组织法律责任制度
4.3.1 志愿服务私法责任制度
4.3.2 志愿服务公法责任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449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4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