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基于《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23:5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使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就使得个人信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经济生活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样一来也导致了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个人信息随意被滥用将会侵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和分析个人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篇论文首先对个人信息安全进行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网络安全法》,结合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安全在此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进行研究与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出台后,我国的网络安全状况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法》出台前后的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对比,以此推测未来中国网络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国外在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有序安全流动、安全和谐的网络社交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法律、政策、有关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以及不足,同时对于未来我国如何在这一问题上的进行立法和行政进行方向上的指导以及整体上的规划。从而健全关于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法规,以最终实现我国网络强国...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同类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2.1 个人信息的概念
    2.2 个人信息的特征
    2.3 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
        2.3.1 个人信息保护内容
        2.3.2 《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分析
    3.1 分析《网络安全法》的概况
    3.2 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内容
    3.3 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设计视角
    3.4 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局限性
第四章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分析
    4.1 国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情况
        4.1.1 美国立法情况
        4.1.2 日本的立法状况
    4.2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分析
        4.2.1 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模式
        4.2.2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模式
    4.3 国外如何取得数据开放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
第五章 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例分析
    5.1 以2016年130万考研用户信息被泄露为例
    5.2 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5.2.1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章制度滞后
        5.2.2 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第六章 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6.1 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6.1.1 独立信息资料权
        6.1.2 设置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
    6.2 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6.2.1 国家立法层面: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6.2.2 增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
    6.3 数据开放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
        6.3.1 政府制定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6.3.2 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权威机构
        6.3.3 规范个人信息的开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微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 许华,徐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09)
[2]打击网络诈骗 《网络安全法》6月1日起实施[J].   中国防伪报道. 2017(05)
[3]微博信息传播中的个人信息保护[J]. 刘强.  图书情报导刊. 2017(05)
[4]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利益平衡机制[J]. 谢锦添,徐唤.  青年记者. 2017(13)
[5]欧盟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路径与经验启示[J]. 方芳,从宝辉.  海南金融. 2017(05)
[6]《网络安全法(草案)》评析[J]. 刘黎明,辛力.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05)
[7]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探析[J]. 岳佳璇.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3)
[8]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J]. 万卷,唐明.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04)
[9]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史卫民.  情报杂志. 2013(12)
[10]两岸四地的个人信息保护与行政信息公开[J]. 李建新.  法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 杨咏婕.吉林大学 2013
[2]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 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D]. 张杉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2]论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D]. 陈洪杰.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 胡颖.重庆大学 2012
[4]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 蔡丽娜.中南民族大学 2012
[5]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秦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6]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研究[D]. 黄颢.复旦大学 2009
[7]我国个人信息独立保护问题研究[D]. 周晋.西南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9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49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