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湘江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1-11-06 14:16
  近年来,湘江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多次出现江水断流和水污染扩散的现象。一直以来湘江水资源管理是“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管理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加之水量分布不均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人口不断增加并向沿岸城市迅速集中的背景下,导致水资源保护难度变大;主管部门治标不治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湘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积极改善当前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创新研究,有助于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湘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一体化的法律法规依据,有利于湘江沿岸城市的持续、高速发展,也有助于湖南省重要江河从行政区域管理为主向流域管理为主的新型模式转变,对于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保护制度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体系,不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经济手段的推动,更要从法律角度为各种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对于水资源管理实施流域管理是顺应自然规律;通过了解国内外水资源实施流域管...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水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1.3.2 国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2 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界定
    2.1 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概念
    2.2 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
        2.2.1 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2.2.2 调整方法的综合性
        2.2.3 较强的科学技术性
        2.2.4 较强的社会公益性
3 国内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立法概况
    3.1 中央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发展概括
        3.1.1 中央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概况
        3.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提出
    3.2 地方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概况
        3.2.1 太湖水资源立法概况
        3.2.2 湘江水资源立法概况
    3.3 国内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对湘江流域保护的影响
        3.3.1 湘江水资源保护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3.3.2 湘江管理坚持环境保护保护优先的原则
        3.3.3 湘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水资源对各子系统的“可承载”为前提
        3.3.4 湘江保护应当引入水权制度,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合理调配水资源
        3.3.5 湘江保护应制定统一的区域规划
    3.4 湘江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3.4.1 湘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
        3.4.2 流域管理模式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流域管理机构
        3.4.3 湘江流域保护政府问责机制缺失
        3.4.4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概况
        4.1.1 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模式
        4.1.2 日本集中协调与分部门管理模式
        4.1.3 莱茵河治理经验
        4.1.4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4.2 国外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对于湘江流域的借鉴
        4.2.1 针对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制定专门法律
        4.2.2 建立有效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
        4.2.3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水权相关法律制度
5 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突破
    5.1 湘江水资源:从管理到保护的跨越
    5.2 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5.3 湘江重点水域的取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5.3.1 湘江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5.3.2 流域节水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5.4 湘江区间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5.5 湘江水资源保护责任考核制度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J]. 梁建义.  河北水利. 2011(03)
[2]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 熊晓青.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1)
[3]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J]. 刘萍,陈雅芝.  青海社会科学. 2010(02)
[4]论流域管理[J]. 沈大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09(10)
[5]我国流域管理法律体制的改革和完善[J]. 彭青.  法制与社会. 2009(22)
[6]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法律缺陷及其对策[J]. 黄霞,胡中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03)
[7]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 陈雷.  中国水利. 2009(05)
[8]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环境优先原则[J]. 杨群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9]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与淮河水污染治理[J]. 张晓蕾.  江淮水利科技. 2008(06)
[10]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中的激励相容问题研究[J]. 宗毅君,孙泽生.  经济论坛. 2008(10)

博士论文
[1]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及转换价值评估研究[D]. 杨向辉.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D]. 夏舒燕.苏州大学 2012
[2]修改《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法律思考[D]. 黎虹.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湘江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研究[D]. 赵春蓓.湖南大学 2010
[4]水资源管理的法制问题研究[D]. 宋洁.山东农业大学 2008
[5]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研究[D]. 吴玉萍.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79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79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