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模式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14:45
汽车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世界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汽车保有量在逐步攀升,我们在利用汽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堵塞的交通和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据我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面对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是世界各国经过长时间摸索、寻找出的,用以补偿交通事故受害第三者受损权益的有效途径。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作为一种为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提供及时有效救济的商业保险制度,在当今社会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证明: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不仅能够有效地分散机动车驾驶人的损害赔偿风险,而且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在我国2004年5月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文献综述
0.1.1 国内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
0.1.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理念
0.2 论文的研究方法
0.2.1 规范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0.2.2 功能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0.2.3 文献研究法
0.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性与价值
1.1 责任保险与强制责任保险
1.1.1 责任保险概念
1.1.2 强制责任保险的概念
1.2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性
1.2.1 政策性
1.2.2 强制性
1.2.3 公益性
1.3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价值
1.3.1 从经济学方面
1.3.2 从社会学方面
1.3.3 从法学方面
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现状
2.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历史沿革
2.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
2.2.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现行规定
2.2.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存在的问题
2.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模式
2.3.1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模式的性质
2.3.2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存在的问题
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理念重构
3.1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三种模式
3.1.1 责任保险模式
3.1.2 无过失保险模式
3.1.3 混合保险模式
3.2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经验
3.2.1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的经验
3.2.2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的经验
3.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理念重构
3.3.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宗旨重构
3.3.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中城市汽车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J]. 舒小林,姚振飞,毛剑梅,张金月. 昆明大学学报. 2006(04)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评析[J]. 刘锐. 比较法研究. 2005(06)
[3]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J]. 张新宝. 法学家. 2005(01)
[4]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张维迎,柯荣住. 经济研究. 2002(10)
[5]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J]. 梁慧星. 安徽大学学报. 1995(06)
博士论文
[1]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解可.吉林大学 2010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 刘锐.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研究[D]. 肖爽.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0022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文献综述
0.1.1 国内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
0.1.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理念
0.2 论文的研究方法
0.2.1 规范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0.2.2 功能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0.2.3 文献研究法
0.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性与价值
1.1 责任保险与强制责任保险
1.1.1 责任保险概念
1.1.2 强制责任保险的概念
1.2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性
1.2.1 政策性
1.2.2 强制性
1.2.3 公益性
1.3 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价值
1.3.1 从经济学方面
1.3.2 从社会学方面
1.3.3 从法学方面
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现状
2.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历史沿革
2.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
2.2.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现行规定
2.2.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存在的问题
2.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模式
2.3.1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模式的性质
2.3.2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存在的问题
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理念重构
3.1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三种模式
3.1.1 责任保险模式
3.1.2 无过失保险模式
3.1.3 混合保险模式
3.2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经验
3.2.1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宗旨的经验
3.2.2 国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的经验
3.3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理念重构
3.3.1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宗旨重构
3.3.2 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模式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中城市汽车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J]. 舒小林,姚振飞,毛剑梅,张金月. 昆明大学学报. 2006(04)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评析[J]. 刘锐. 比较法研究. 2005(06)
[3]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J]. 张新宝. 法学家. 2005(01)
[4]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 张维迎,柯荣住. 经济研究. 2002(10)
[5]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J]. 梁慧星. 安徽大学学报. 1995(06)
博士论文
[1]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解可.吉林大学 2010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 刘锐.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立法研究[D]. 肖爽.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0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80022.html

